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实现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实现路径研究

夏小明1 吴耀成1 何连军1 张冬青2通讯作者

  1景宁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323500

 2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保护中心 323500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增强,森林康养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和健康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自然保护区作为珍贵的生态资源,具备优质的森林康养条件。然而,要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有效提供,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实现路径,为推动森林康养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路径研究

引言

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森林康养服务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森林康养服务是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接触森林,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景观等方式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保护区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在这些自然保护区内,特别是原始森林区,具备开展森林康养服务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保护区的潜力在于其天然的风景和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独特而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2]。本研究旨在探讨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实现路径,研究如何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森林康养服务。通过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们对森林康养服务的需求,探索适合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康养服务模式和实施策略,推动自然保护区在森林康养服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一、整合区域内森林康养产业资源,实现资源的错位发展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资源错位发展,首先,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包括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水资源、土壤质量等方面,找出有利于森林康养服务发展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并在当地开展调研,分析旅游和康养市场的需求,了解目标群体对森林康养服务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可行的康养服务项目和产品。其次,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建立起森林康养产业链,整合各类资源。包括景区开发、酒店和民宿建设、康养设施建设、导游和服务人员培训等。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全链条的康养服务供应体系。第三,根据资源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森林康养产业规划和发展政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森林康养服务的政策支持,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政策引导等措施,吸引和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康养产业中来,推动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发展[3]

二、加强森林康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丰富旅游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制定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基地的详细规划,包括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资源分布,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步道、观景台等设施,确保游客能够安全、便捷地参与森林康养活动。其次,根据森林康养旅游的特点和需求,建设适应不同康养活动的设施。例如,建设休闲区、农家乐、温泉、SPA中心、瑜伽场所等。同时,提供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住宿设施,如生态酒店、木屋等,以满足游客在康养期间的住宿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例如,采用生态建设技术,保护和修复植被、水源和土壤等生态资源,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

三、建立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良性互动机制共同推进森林康养服务实现

为了建立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实现,首先,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任何资源开发和康养活动中都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建立科学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治理,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资源开发和利用。通过科学评估和规划,确定能够承载的康养活动和游客数量,合理分配资源。采用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保护关键生态功能区和核心保护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次,加强对资源开发和康养服务活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地处罚,形成威慑效应,保障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三,建立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工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研究解决生态保护和康养服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康养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公众对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监督和参与。

四、依托互联网+,打造森林康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

为了可以更好地推广和宣传森林康养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并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可以依托互联网+,打造森林康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首先,建立一些优秀的森林康养示范品牌,通过其成功案例和良好口碑,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这些示范品牌应该注重品质和服务,提供独特而优质的森林康养体验,树立起行业标杆,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之后,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研究用户的需求和偏好,精准推送森林康养服务的信息和推广活动。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旅游行为和消费习惯,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第三,开展营销宣传。整合并利用各种全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进行广告宣传和推广。通过在不同媒体渠道的投放,提高森林康养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将森林康养的宣传报道纳入相关栏目,提高媒体对其关注度。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产业宣传和推广。发布有关森林康养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增加对森林康养服务的认知和兴趣。同时,与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合作进行广告推广,提高互联网用户对森林康养的关注度。最后,建设森林康养智慧旅游营销平台,通过在线预订、导航定位、线上支付等功能,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具有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的森林康养产品,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5]

五、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为了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首先,可以在高校、职业院校设立专业的森林康养相关学科,建立森林康养人才培养的学习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实践机构的合作,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当地政府也可以建立持续教育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交流活动等形式,促进从业人员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第三,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合作,为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实践培训的机会。通过参与实际工作,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森林康养产业的运作机制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并制定并推行森林康养相关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认证体系,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通过职业认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行业声誉,保障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最后,为森林康养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给予优秀从业人员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励其更好地发挥职业能力和创造力[6]

结语

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实现路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才培养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本论文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良性互动机制以及依托互联网+打造森林康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和措施。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康养产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姚尧.生态旅游视角下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1.

[2]黄婷.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服务发展潜力及实现路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21,41(06):658-664.

[3]关晨.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服务潜力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

[4]李松阳.中老年群体需求视角下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20.

[5]胡定林,胡映.凉山发展森林康养的目标定向、历史机遇及实现路径——以乡村振兴为视角[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03):30-35.

[6].发挥林业产业优势  提供优质森林康养[J].浙江林业,2022(09):10-19.

第一作者:夏小明 1967年12月27日 男 景宁 汉族 助理工程师 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研究方向: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生态保护

第二作者:吴耀成 景宁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第三作者:何连军 景宁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通讯作者:张冬青 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