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伟人诗词的建党精神---毛泽东诗词蕴涵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底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1

品伟人诗词的建党精神---毛泽东诗词蕴涵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底蕴

吴国华

中共衡东县委党校   4214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毛泽东一生坚持和倡导“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他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自发论,坚持在生活中、工作中和斗争中学习,并在全党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竞赛。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工具,培养和造就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毛泽东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远大理想,从9岁到13岁这4年多时间内,毛泽东先后在4所私塾的4个老师门下读书,几乎是一年换一个私塾。他对这种私塾封建式教育难以接受,再加上父亲让他读书的初衷基本已经实现,他完全可以胜任父亲交给他的“记家账”的任务了,于是经常逃课。13岁时,他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井赞》

五言诗·井赞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意思:天井四四方方,周围全部都筑起高墙。 水清澈可见卵石,水中鱼儿被困在中央。 如果只喝井里的水,就会永远长不大。

毛泽东当时不过13岁,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口成章,如此敏捷的才思,颇不亚于七步成诗的曹,使得毛宇居从诗中意识到自己教学的弊端,不禁从内心感慨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他的这位堂弟学生,日后怕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少年毛泽东在韶山读私塾时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开头一句是: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他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毛泽东就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逐渐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他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但从他家庭来说,经过父子两代的打拼已经很殷实,固执守旧的父亲已经准备把家业交给他,此时毛泽东与父亲已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于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改写了诗僧月性的题壁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心怀忧国忧民之情,毅然决然地离开闭目塞听的山沟韶山冲,迈进了新式学堂的大门,17岁的他做出自己人生命运的第一次选择。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意思: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
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从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1915年5月7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面对这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生群情激愤,集资刊印了揭露日本侵华和袁世凯卖国罪行的书刊《明耻篇》。毛泽东在其封面上奋笔题写了《四言诗·〈明耻篇〉题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五月七日这一天是中华民国的奇耻大辱,用什么办法可以报仇呢?在我们这一群学生们的身上,我们广大师生应该联合起来反对这种情况。

这首诗虽短,但却充分突出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诗人报仇雪恨的心情溢于言表。语言简练,铿锵有力。头两句,开门见山的点出了事件的严重性:“民国奇耻”。一个“奇”字,点出袁世凯在五月七日这天,答应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这件事是是中华民国的奇耻大辱,万万不能忍受!这两句为下两句做了坚实的铺垫,要报仇是有原因的,不容置疑。“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一问一答,直截了当,铿锵有力。如何去报仇雪恨呢?只有让我们青年学生奋发起来,拯救祖国。以此诗号召学子,要立志报国。写这首诗时,毛泽东还只是20岁刚出头的青年学生。但从这这十六个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布衣爱国之士的伟岸形象。文如其人,体现了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鸿鹄之志与绝代风采。

毛泽东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坚持真理。他所看的不是眼前和脚下,而是远方与未来;他所想的不是自己和家庭,而是百姓与国家。他坚守理想,深知只有知识能改变百姓的命运与国家前途,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年幼时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孜孜以求,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读书机会。稍大一点就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奔赴不同的学校求学,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能学到新知识,不惜违背父亲的愿望,弄僵父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