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分析以广州银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广东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分析以广州银行为例

干明衡

530112198312031617

[摘要]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开始霸屏各行各业,数字化经济由此而产 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一大主体,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数字化转型显得更为迫切,各商业银行应该利用疫情的机遇与挑战,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本文将以广州银行为切入点,作为研究主体来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该文写作思路分为五步,第一 步为绪论部分,第二步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三步为数字化概念部分、第四步广州银行案例分析部分,最后为路径与 启示部分。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广州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中的选择,找出广州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原因,并为其他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路径与启示。

关键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广州银行

1.引言

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文明。自1946年计算机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三次文明浪潮即将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遍布人类的生活。面对该浪潮,我国提出了一个新的国家战略方案,那就是“互联网+”。自2015年政府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以来,各行各业都在探索着互联网技术,并由此衍生了新模式与新业态,有利的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升级与改造。在这“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深化中,数字经济因此产生。2017年,我国GDP高达832035.9亿元,其中数字经济为27.2万亿,占GDP的32.9%,不难看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驱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通过的纲要为19篇,其中有五篇则为关于如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行各业也都在为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下,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企业的数字化就是使信息技术融入企业服务,让客户对企业服务有个全新的体验。在第三次的信息技术浪潮中,商业银行也在“互联网+”中,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2020年,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银行业受到显著的冲击,主要表现在资产质量,息差收入等方面。虽然疫情使得银行业遭受了一些压力,但是在疫情发生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也为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帮助。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应该抓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机会,登上数字化转型的通车。

2.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与现状

2.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15世纪,出现了现代银行体系的最早的第一家银行西雅那银行,标志着银行1.0时代的开启,在该时期,银行服务对银行网点和人工的服务依赖性高。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银行2.0时代来临,在该时期,银行网点发布广,地理限制下降,随着ATM机的应用,节省了一部分人工成本和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效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智能手机得到普及,这时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受到民众喜爱,这就是在智能化下的银行3.0时代。在新的机遇下,银行4.0时代正式来临,在该时代,机遇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运用,特点是无形化、智能化、开放化。

2.2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2.2.1国内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关于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例如2019年《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2019-2021)》,该规划的出台,意味着肯定了金融科技的力量。在该规划中,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指导意见,通过对规划目标的拆解,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具备金融科技的企业下达明确的金融科技建设目标。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的一些大型国有银行都在自主研发和升级数字化产品。

例如招商银行为获取新的客户占有率,先后推行“招商银行APP”以及“掌上银行APP”,从而探索出新的获客模式。截至2019年年末,招商银行APP的用户流量累计达1.14亿户;中国工商银行立足“牡丹卡”中心和“e生活”App建立了一套金融服务体系,将生活的各个场景融入其中。

在面对数字经济转型下,许多的大型银行下设科技子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国内的商业银行下设科技子公司的先河由兴业银行在2015年开启,此后,许多的大型银行也开始设立科技子公司。

2.2.2国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

国外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比国内更早进行,他们的数字技术也更加成熟。当然,这都少不了当地国家的支持。例如,2015年新加坡为推动经济发展,投入了2.25亿新元实施制定的《金融领域科技和创新计划》。其目的就是通过积极引进其他国家先进技术、鼓励优秀金融科技机构到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从而实现新加坡金融科技的发展。

根据国际上一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案例上看,不难发现,部分国际金融机构在IT方面的投入占利润的比重较高。在2019年图示的外国银行的IT投入比重较高,其中,最

高的为瑞银,占该年度利润的81.20%,最低的富国银行和高盛银行皆达10%以上,可见国外大型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并且各个银行明确了金融科技的应用目标并抓住恰当的科技着力点。例如,高盛银行自2016年来,先后投资了29家金融科技公司,投资方向涉及多方面,入股支付服务商Square和Bluefin等,寻求得到最先进的网络服务。

3.广州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3.1广州银行介绍

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总行位于广州的CBD花城广场,广州银行自成立以来,依托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乘着广东改革开放先行的东风,不断优化自身发展,各项特色业相继开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商业银行。

广州银行立足“广融天下,赢在未来”的文化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立足民生服务。在零售领域,广州银行为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先后推出“醒目仔”、“番禺统财卡”等零售产品。在网点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咖啡型”特色网点建设。在实体经济方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积极主动对接各项目,配合当地产业升级改造。大力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主动承担大工程项目建设。广州银行积极建设惠普金融,推出了“科技贷”、知易贷”等产品,主要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等问题。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大力支持扶贫工作。广州银行展望未来,以广州为中心,覆盖珠三角,辐射珠三角,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精品上市银行。

3.2广州银行转型原因

我国GDP增长目标连续三年下调,2020年则不设目标,这与2020年发生新冠疫情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图5-2-1我们可以看出,在2015年—201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皆保持在6%以上,但有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我国GDP增长只有2.3%。在经历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下,经济下行压力势必会出现,这对商业银行以往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以及风险管理模式必会产生影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众多商业银行必须直面迎接挑战,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结束语

本文以广州银行为研究案例展开分析,选择广州银行是因为广州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城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本文做具体研究时,数据大多来自广州银行,因此以下是针对广州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得出的路径和启示,可供其他商业银行借鉴参考。但是,每个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并没有保准答案,各个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数字化转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王鹏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J].中国金融,2018(15):2.

[2]王炯.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J].中国金融,2018(22):3.

[3]杨茜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