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分析

陈照 李红 汪峰

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指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异地城镇化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具有人口流动性强、区域发展协调、产业结构优化等特点。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异地城镇化将呈现规模适度、人本导向、绿色发展等趋势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异地城镇化;特征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区域协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异地城镇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将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以期为城市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推动因素与特征分析

1.1政策引导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城镇化进程。政策引导在异地城镇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口流动和就业的政策,如新型城镇化规划、人口和家庭发展规划等,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口在城市间的合理流动。这些政策鼓励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为异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制定了诸多地方发展战略,如东部沿海地区开发、中西部地区崛起等,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些战略旨在平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抑制大城市过度膨胀,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试图实现城镇化的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2区域经济差异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先进,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这种区域经济差异成为了推动异地城镇化的重要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形成了许多产业集聚区和城市群。这些地区的高收入和丰富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

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GDP总量上来看,东部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从1978年的43.7%上升到了2019年的54.3%,上升了1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从1978年的22.2%下降到2019年的19.5%,下降了2.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1978年的20.6%下降到了2019年的18.5%,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的幅度较大,从1978年的13.5%下降到2019年的7.6%,下降幅度达5.9个百分点。这种经济差距导致了人口流动的趋势。

同时,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当地人口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这种人口流动使得异地城镇化得到了持续推进。

1:各地区GDP数据信息

地区

1978GDP总量占比

2019GDP总量占比

变化幅度

东部地区

43.7%

54.3%

上升10.6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

22.2%

19.5%

下降2.7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

20.6%

18.5%

下降2.1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

13.5%

7.6%

下降5.9个百分点

1.3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过去我国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人口流动,导致农村人口难以进入城市。然而,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人口迁移政策。

改革后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使得农村人口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城市,实现异地城镇化。此外,户籍制度改革还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实现了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的转变,促使城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益,还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缓解城乡发展差距。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

2.1城市群与区域发展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中心特征。城市群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相互联系紧密的城市组成的集合。这些城市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人口流动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如,我国典型的城市群有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链完整,能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区域发展中心则是指在较大地理范围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这些城市通常是省会城市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例如成都、西安、武汉等。这些城市在所处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辐射能力,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和资源集聚。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中心集中。

2.2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吸引力对异地城镇化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吸引力对异地城镇化具有重要影响。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37.9万亿元、24.2万亿元和18.3万亿元。而这三个城市群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36亿人、1.1亿人和1.3亿人,占全国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6.9%、7.9%和9.3%。

这些数据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群具有较高的人口吸引力。相较于其他地区,城市群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教育医疗资源等各方面优势使其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2.3地理环境与人口结构对异地城镇化空间分布的影响

地理环境和人口结构对异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影响。首先,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等特点,有利于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港口密集,有利于外贸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其次,人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年轻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这些城市往往更能吸引外来人口。同时,城市人口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也会影响到城市的吸引力和人口流动。如,关于城市人口教育水平,从各地区情况看,得天独厚的首都北京毫无疑义的高居榜首,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近42%,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口占比28.6%,是全国平均的近4倍。另一超一线城市上海则紧随其后,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占比33.87%,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口占比21.52%。

2:不同城市的人口教育水平

城市

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占比

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口占比

北京

近42%

28.6%

上海

33.87%

21.52%

广州

26.8%

15.7%

深圳

30.5%

21.2%

成都

19.3%

11.3%

杭州

25.2%

15.2%

武汉

19.5%

11.8%

南京

25.2%

14.2%

3、异地城镇化对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影响及趋势预测

3.1异地城镇化对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随着异地城镇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面临压力,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其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随之增加,如住房、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需要不断完善和扩大,以满足新进城市人口的需求。此外,为了应对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等问题,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3.2异地城镇化对就业市场与产业结构的影响

异地城镇化对城市的就业市场和产业结构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如年轻人口和高教育水平人口的增加可能会推动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异地城镇化促使城市产业结构向更高附加值、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型。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城市需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3.3异地城镇化对社会稳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异地城镇化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导致城市社会服务资源不足,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可能面临供需不平衡的压力,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其次,随着人口向城市群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区域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政府需要在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间合作等,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总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异地城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和趋势。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异地城镇化的重要性,从人口结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制定相应政策,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关注城市人口流动、就业市场、社会稳定等问题,以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