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质对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个人品质对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影响

王疆龙

湘潭大学 411100

调查研究是发现、研究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若无相应的动因作为驱动,实践活动很难发生。个人成长经历与生活背景共同塑造了毛泽东的品质,构成其社会调查的底层逻辑。例如,在毛泽东的家庭中,父亲勤劳坚毅,给了他棱角和阳刚之气,母亲温顺慈祥,给他以柔情,二人共同塑造了少年毛泽东的思想品格。[1]正是这种心地善良却又敢于反抗的性格,使得毛泽东在面对食不果腹的人民时,流露出发自肺腑的关心和同情,亲自到社会最底层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诉求,以期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和黑暗的社会做斗争。

影响毛泽东性格发展、完善的诸多因素中,读书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自小热爱读书,幼时寄养在外婆家,因被朗朗书声吸引,便自发前去八舅教书的私塾旁听,并习得不少字。年长些,毛泽东逐渐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开始翻《康熙字典》,读《水浒》、《三国》等中国古典小说,甚至将目光投射到族谱、经文之上。父亲担心毛泽东会因读书耽误田里的工作,他便加倍干活,利用闲暇时间读书;心疼灯油,禁止夜里看书,毛泽东便索性用床上的老蓝布印花被套将门窗遮蔽。[2]为了读书,毛泽东总能克服一切阻碍,在长沙读书时,甚至因为学校的诸多规定“与性不合”,于是毅然退学到图书馆自修。

首先,热心于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思想及著作对于毛泽东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毛泽东在八舅私塾中第一次听到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等事之时,便萌生出一系列的感悟,点燃了他的爱国之心;读三国,品水浒之时,会为小说主角中没有农民而愤慨;一本《盛世危言》,使他开始忧虑中国的现状和民族的前途,并思索起如何救国的问题;[3]接触到拿破仑、华盛顿等历史人物后,深觉中国急需此类人物力挽狂澜。因为读书,毛泽东逐渐在当时动荡的年代中建立了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远大志向。夏佑新[4]认为志向远大是青年毛泽东深入社会调查的首要条件,正是宏大的志向促使其走出课堂和课本,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砥砺其改造旧中国的信念。其次,热爱读书培养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实践观念。因为读书,毛泽东一步一步的走到湖南一师范。在这里,顾炎武“足迹半天下”,王夫之“履践为主”,曾国藩“重做实事“等为代表的湘仕学风,一师范“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天之事,察社会之情状”的教学理念,孔昭绶、杨昌济等人“知行合一、实践为本”的言传身教造就了青年毛泽东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因为读书,毛泽东一步一步的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调查研究理论对毛泽东求真务实品质的培养、开展调查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5]务真求实的实践观激发带动毛泽东沿着注重实际的路子,走出书本,关注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最后,热爱读书培养了毛泽东的自信。毛泽东自小热爱读书,因为不需要老师费心,便有了个诨名“省先生”,求学于东山学堂和湖南一师期间也均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进了一师之后更是被同学称作“毛奇”,并在全校的人物互选中夺冠。读书带来的成就感培养了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无畏心态,使其能不断的克服自卑,和挫折对抗,深入社会和黑暗的现实对抗。

另外,在不断阅读中培养出的诸多良好读书习惯也推动毛泽东进行社会调查。一、毛泽东读书注重“博”。他在少年时代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见书就看,什么书都读,随时随地都要读。正式出版的书籍,未发行的族谱和经文都是他阅览的对象。[6]在致友人的信中,他写道:“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然后西,先普通后专门”。[7]博览群书的理念驱使毛泽东‘贪婪’吮吸国学、西文以及报刊中的时事。徐方平认为正是青年毛泽东既消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了解时局,深感救国救民之迫切,才使得他不满足于“有字之书”,而更注意实践中这本“无字之书”,走进社会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8]二、毛泽东读书致力于“学”“问”间的平衡。他认为“学”“问”二字一起出现,就是要在学的同时注重问,向自己提问、同学提问、老师提问、社会提问,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以群体之力量完善个人之局限。怀着这种心态毛泽东躬身于社会之中以“问”求“学”。三、毛泽东读书注重读、思、写的结合。毛泽东读书,并不流于表面,他从小就不读死书,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钻进书本中,又跳脱出来,从书本内容思考到书本后面,由一处想到整个社会,由个人想到中国农民和全体人民,”[9]并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装订成册,其中最出名的首推《讲堂录》。《讲堂录》作为毛泽东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笔记手稿,其内容包括了毛泽东对世界观“天下万物,万变无穷”、人生观“志不在温饱”“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物之渊”;品德作风“实意做事,真心求学”“游之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泛黄勃之海,启瞬江湖失;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民本“为民生之道,相生相养相维相治之道也”等感悟的记载。

[10]谢海军认为这些记载说明他非常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理解,渴望在生活和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11]这种求学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步步推动青年毛泽东开展社会调查,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作者简介:王疆龙 1998.01.27 男 甘肃陇南 汉 硕士 湘潭大学 研究方向: 毛泽东社会调查


[1]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2] 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第33页.

[3] 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41页.

[4]夏佑新,杜兵:《试析青年毛泽东“游学”原因》,《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01):136-141.

[5]王彦彦.:《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及其意义研究》,湖北大学,2011.

[6] 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第32页.

[7] 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致湘生信.

[8]徐方平,许会丽:《青年毛泽东缘何“游学”——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6-10.

[9] 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第40-41页.

[10] 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69-71页.

[11]谢海军.了解社会,改造中国──毛泽东早期社会实践活动初探[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