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技术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磁共振技术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柳晓龙廖克萍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

摘要:本文重点针对乳腺疾病检查过程中使用乳腺钼靶检测及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得出核磁共振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优势所在,借此推广核磁共振技术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关键字:核磁共振     乳腺疾病     女性群体

乳腺疾病在女性群体中属于多发疾病。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办公室成为职业女性,相对较大的压力也增加了女性的患病几率。近年来乳腺相关疾病呈现出发病率高,患者年轻化等特点,对女性群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女性每年应定期参与体检,并通过超声、核磁、乳腺钼靶或者病理活检等方式进行乳腺健康的检查。乳腺钼靶检测应用比较多,但是有一些肿瘤可能被腺体遮掩,造成检出失败。而核磁共振能够多角度、多参数且高分辨率的对乳腺周边进行扫描检查,如有肿瘤能够很好的查出。本文重点针对乳腺钼靶和核磁共振检查进行比较。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院内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上述病例均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入院。患者皆为女性,年龄在28~66岁之间,平均年龄(48.75±7.30)岁,患病时间为2个月~4年之间,平均为(2.23±1.21)年。经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下:自摸乳房包块患者79例,乳房压痛患者71例,乳头溢液、溢血患者18例,乳头缩回凹陷患者7例,乳房皮肤有增厚、橘皮现象的患者为15例,有16例患者没有临床表征。

1.2方法

针对上述患者均采用了乳腺钼靶和核磁共振两种方式进行了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使用的是德国西门子的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仪。检查过程要求患者俯卧,双乳放在乳腺检查线圈当中。采集好的图像要对肿块的位置,体积、形状、信号、乳腺背景的强化类型、乳腺附近皮肤和腋下有没有淋巴结肿大、肿瘤信号强度曲线等信息进行详细确认。乳腺钼靶检查使用的是GE公司的Senographe DSX线钼靶乳腺摄片机型。拍摄位置是内外侧斜位以及头尾位,在发现病灶的位置后,再加压放大摄片。钼钯片能够确认的内容有:乳腺肿块、乳腺腺体类型、钙化情况、皮肤状况、乳头情况、淋巴结情况等。

1.3观察指标

①病例检查结果中良性和恶性的病灶数量;②乳腺钼靶显示的病理结果;③核磁共振显示的病理结果;④乳腺钼靶和核磁共振的诊断结果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x±s”、(例,%)表示计量、计数,实施t、χ2检验,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病灶数

100位患者共检查出136个病灶,这些病灶中良性病灶有103个,恶性病灶33个。良性病灶中大多是纤维腺瘤,有57个;其次是腺病,有19个,第三是腺病伴腺瘤,有15个,第四是纤维囊性病变,有9个;第五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有3个。恶性病灶中大多是浸润性导管癌,有20个;其次是中高级别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有4个;第三是浸润性小叶癌,有4个;第四是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伴神经内分泌疾病,有3个,最少的是侵袭性纤维瘤,有2个。病灶直径在2.4~120.3mm之间,平均直径(19.33±9.97)mm。

2.2 乳腺钼靶与病理结果

这100例患者经过乳腺钼靶测试后,显示良性的为94例,有9个良性病灶被误诊成了恶性;而显示恶性的为27个,有6个恶性病灶被误诊成了良性。

2.3 磁共振和病理

经过核磁共振对上述100个病例进行检查,检出良性病灶共计101个,有2个良性被误诊成恶性;而诊断出恶性病灶共计32个,有1个恶性病灶被误诊为良性。

2.4 乳腺钼靶与磁共振诊断结果

乳腺钼靶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要比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下表:

乳腺钼靶与磁共振诊断结果对比表(%)

检查方式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乳腺钼靶

88.97(121/136)

91.26(94/103)

81.81(27/33)

核磁共振

97.79(133/136)

98.06(101/103)

96.97(32/33)

P

0.000

0.000

0.000

2讨论

随着现代女性在越来越的投身于社会活动中,他们的健康状况也不容被忽视。乳腺疾病在女性疾病中属于常见病,近几年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于女性在工作、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有直接的关联。而少数男性也可能会患有乳腺疾病,同样不应被忽视。目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对于乳腺疾病的检查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红外线扫描检查及核磁共振等方式。乳腺钼靶检查是普遍使用的检查方式,其优势在于检查成本低,对于肿瘤伴发的钙化灶能够进行较为清楚的展示。但是对于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且结构特殊的恶性肿瘤,乳腺钼靶检查有一定概率发生误诊、漏诊。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推广,其在乳腺疾病检查的优势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核磁共振可以清晰地进行软组织的成像,还可以降低检查过程中的射线辐射。核磁成像能够很好的看出肿瘤的外形特征及侵犯范围,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案,提高了疾病检查的准确度、敏感性及特异度,具有很高的医学意义,值得在临床诊疗过程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惠亮,黄莹,林雅萍等.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3):62-65.

[2] 王晓伟,任浩然,穆英超等.磁共振成像辅助钼靶对致密型乳腺女性乳腺癌筛查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18):1127-1135.

[3] 王其彩,庄绪鹏. 乳腺钼靶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老年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C]//榆林市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2023:638-642.

[4] 李小苑,李建文,张添辉等.数字化乳腺X线三维断层摄影联合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2,40(05):527-529.

[5] 戴世鹏,张崇海,孙文静等.磁共振ADC纹理分析在乳腺增生症和导管原位癌鉴别中的价值[J].河北医药,2022,44(20):3079-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