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陈艳雯 通讯作者:孙罗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 静安 200040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本院72例脑卒中偏瘫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Fugl-Meyer评分、上肢、下肢肌力评分、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采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中医康复护理;肢体功能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有关,指的是脑血管堵塞引起脑缺氧、缺血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脑卒中发生后,伴有语言障碍、肢体偏瘫及神志改变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临床上,采取针对性方法治疗脑卒中具有显著效果,但是部分患者伴有不同严重程度的肢体偏瘫。据有关资料显示[2],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脑卒中偏瘫患者通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显著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应加强对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本院72例脑卒中偏瘫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年龄:43-78岁,均值(60.35±4.17)岁;观察组:19例男,17例女;年龄:41-79岁,均值(60.42±4.23)岁;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1)肌肉训练。强化偏瘫位置肌肉训练,指导患者参与肘部伸展、抬腿等训练,其对于肌肉张力及肌力的恢复有力。(2)平衡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前后踏步及单脚站立等平衡训练等。

1.2.2 观察组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1)中医情志干预。情志对机体健康有着显著影响,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伴有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了解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并对情绪宣泄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2)中医手法干预,比如刮痧、推拿。刮痧方法:以患者偏瘫位置为依据,对穴位合理选择,包括膀胱经、大肠经、督脉、三焦经、心包经及胆经等,通过刮痧方法,疏通静脉,利用局部皮肤充血方法实现毛细血管扩张,改善部分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排出机体中的“痧毒”。穴位推拿:穴位包括太冲、肩前、解溪、手三里、阳陵泉、曲池、血海、合谷等,每个穴位进行2分钟按压,再结合穴位推拿,疏通患侧肢体静脉,活血化瘀,每日1次,每次维持10分钟。

1.3 观察指标

观察Fugl-Meyer评分、上肢、下肢肌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率(%),前者用t检验,后者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ugl-Meyer评分、上肢及下肢肌力评分对比

    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上肢及下肢肌力评分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干预后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Fugl-Meyer评分、上肢及下肢肌力评分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Fugl-Meyer评分

上肢肌力评分

下肢肌力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6

35.69±9.17

44.15±9.24

1.69±0.84

2.21±0.80

2.02±1.65

2.76±0.89

观察组

36

36.12±8.89

53.26±8.84

1.65±0.79

2.83±0.75

2.05±1.59

3.41±1.25

t

0.202

4.274

0.208

3.392

0.419

2.541

P

0.841

0.000

0.836

0.001

0.677

0.013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6

17

11

8

28(77.78)

观察组

36

21

13

2

34(94.44)

x2

4.181

P

0.041

3 讨论

脑卒中指的是突然发作的脑出血或者脑梗死引起的功能障碍疾病或者神经缺损疾病,具有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和语言障碍等。据有关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中,70%左右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后伴有后遗症,超过50%生活自理受到影响,所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特别重要。以往主要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规护理,但是其在肢体功能改善中存在一定不足。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弥补常规护理不足,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上肢及下肢肌力评分比对照组高,由此可见,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运动功能。原因如下: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包括穴位推拿、刮痧等,其对于患者神经损伤及肌肉痉挛改善,促进康复效果提高

[3]。脑卒中偏瘫发生后,大部分患者伴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所以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时,首先给予患者情志干预,其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改变其消极治疗心态,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4-5]。穴位推拿及按摩方法,利用物理方法对穴位刺激,可达到活血化瘀、疏通静脉的目的,使血液循环改善,避免对其他脏器造成严重损伤[6]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菊,乔航,李珂,赵静. 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4):133-135.

[2] 惠世杰. 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6):155-156.

[3] 余凌. 中医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作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2):38-40.

[4] 张翠翠,于然娟,臧艳霞.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0(28):199.

[5] 叶青,钱海红,陈崔燕. 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50-151.

[6] 朱从梅. 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妇幼护理,2023,3(10):2405-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