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架大修项目管理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地铁车辆架大修项目管理模式探究

吉敏 谷娟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1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城市地铁运营里程和运营车辆数量有所增加,地铁车辆深度维护模式和维护质量已成为确保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车辆架大修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地铁车辆架大修也是预防性维修中较高级别的修程,占车辆维修成本较高。在架大修筹备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质量、效率、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地铁车辆在安全寿命期内发挥最大效能,提高运营企业经济。本文主要对地铁车辆架大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辆;架大修;项目管理模式

引言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压力,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中国开始大力建设轨道交通项目。为了更好地确保地铁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行,地铁公司通常选择通过维修、机架维修、修理和维护来解决车辆安全问题,以提高车辆的使用质量。随着我国城市地铁信息化运营模式的发展,地铁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地铁平台维修问题。为了有效解决重大维修问题,降低维修费用,有关部门必须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继续探索和研究。文章主要论述地铁架大修项目的管理模式,通过各种项目管理控制方法创新地铁架大修检修模式,提高架大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地铁车辆维护领域的发展。

1 地铁车辆维保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产地铁车辆的发展逐步从13五年期的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向维保市场的运营阶段。与施工期不同,维修后的市场运营阶段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维护成本,其市场潜力远远超过施工阶段。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简单传统,维修内容主要依靠制造商的现场经验或维修手册,维修数据不完整,在制定高级维修方案方面缺乏支持。与此同时,关于某些部件的维修范围和使用寿命,制造商设计的估计使用寿命主要是,没有有效数据或对最终实际使用情况的资源评估,修理现象更为严重。

2维修周期和停修模式

2.1维修周期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每5年或每60万公里实施车辆架修,每10年或120万公里实施车辆大修,大约15年时进入到半寿命修。某电客车采用C1-C2-C3-C4(每两个修程间隔3年或40万公里)的循环维修模式,同样大约15年时进入到半寿命修。

2.2停修模式

2.2.1计划性停修

以上两种维修模式采用计划性的整车库停维修,即车辆运营满一定里程或年份后进入车辆段实施维修,是最为常见和方便的维修模式,国内地铁停修周期一般在25天左右,XX线车辆架大修停修时间在15天左右。库停时间与人员配置、周转件是否充足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这里不详细探讨。

2.2.2均衡性停修

为提高网络运营的效率,提高车辆利用率,近年来,均衡性停修被逐步重视起来。

所谓均衡性停修是建立在对车辆状态逐步掌控到位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部件,对其状态设置年份或里程不同的维修间隔时间。这就需要对各类零部件架大修周期进行“个性化订制”,并对维修周期相近的零部件集中更换以减少停修时间。

该模式要求具备非常充足的周转件,采用周转件的方式进行换件维修,“换完即走”使得整车的库停时间大大缩短。另外,均衡修有效避免了过度修和欠修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架大修项目实施管理

3.1项目总体管理

地铁站台修复初期,应培训项目团队,任命项目经理,制定架大修项目管理计划,有效控制进度、人员、质量、成本等。项目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明确项目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标准,及时召开分阶段项目会议,吸取经验教训,对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采取有效行动,确保架大修项目的高质量实施。

3.2进度管理

架大修项目工作的范围和持续时间都在扩大,材料、人员和设备等变化因素对平台维修进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进度管理方面的重大维修,必须按照计划进行。项目进度管理包括年度计划、每月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等。如果可能,对下游计划所做的更改不会影响上游计划。动态实时监控项目执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大规模维修进度如期进行。项目进度计划通常是在上游制定的。规划必须全面、准确,尽可能避免重复或重叠,如车辆转让。如果工程进度需要改变,必须启动企业应急管理措施,通过生产调度统一指挥,及时调整计划。项目经理必须确认、批准、全面评估计划变更的风险,协调变更并协调各单位,以减少变更造成的经济损失。

3.3人员管理

人事管理是架大修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精神,并保持足够和稳定,特别是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盲目指挥和反复行动。在项目的所有工作中,必须明确确定责任人,并采取必要的激励和威慑措施。在日常生产开始前,要在团队一级进行例行生产,进行安全教育,对关键业务中的重要人物进行特别指导,及时检查。定期组织技术、生产人员培训和考试,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禁止考试不合格人员参加一线生产作业。

3.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在地铁架大修项目管理中遵守维修方案要求的重要决策依据。维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控制和保证对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质量控制是指全面控制项目管理质量和干部维修工作流程质量。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对项目执行进度、项目变更风险和项目完成程度至关重要。工程作业流程质量控制应重点控制作业流程和工作质量。必须根据流程图和流程重要性定义关键流程。例如,在应用拧紧力矩操作、端子拧紧操作、重要设备安装操作等时,关键操作将由专门检查人员和专业工程师全面控制。在积累和整理以往质量问题数据的基础上,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制定预防性的纠正措施,编制一份防错误清单,简化操作程序,并将其纳入操作指南。质量保证的主要任务是改进质量控制,将客户的需求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并开展有计划和系统的质量活动。从各个角度检查内部质量,确保有效的质量控制。

3.5成本管理

地铁架大修的总成本可分为设备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制造成本、材料成本、委外成本等。在项目开始时,应根据维修方案和物料订货周期等要求提前编制项目预算。设备费用包括项目专用工器具等的费用。偶换部件的费用应根据车辆运行数据和以往的经验预先估算,总比例不得超过5%。人工成本主要指一线技术和生产人员的直接成本。劳动力成本与生产质量和生产周期密不可分,因此劳动力、进展和质量必须保持一致。为了评估和验证架大修项目的实际发生费用,包括按栏、月、年和关键项目节点分列的费用,并在出现差异时与项目预算费用进行比较,必须找出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确保费用不超出预算计划。

4结语

地铁运营对于车辆维修质量和行车安全有很高的要求,车辆架大修是车辆全寿命周期中必须开展的修程,工作繁杂、内容庞大,科学实施架大修筹备工作,将对后续架大修过程安全、有序、高质、经济的完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地铁行业正在高速发展,在地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地铁维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维修方法,严格控制和控制维修管理系统,更新维修设备,有系统地规划和管理维修时间,以确保地铁的维修和保养,并确保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梁丽琴.现代项目管理在地铁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265-266.

[2]张仕华.地铁车辆架大修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4):11.

[3]张乐,杨强,陈亚兰,等.城市地铁架大修管理信息化目标与需求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