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2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探讨

张博

黄石市中心医院  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抽选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4例。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4h疼痛评分、术后12h疼痛评分、术后24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治疗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手术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属于常见手术方式的一种,将其运用于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创伤性更小,患者也更容易恢复[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患者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55.22±1.44)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3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1例,患者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55.17±1.4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方式选择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方式选择静吸复合麻醉,体位选择仰卧位,切口位置选择在患者胸骨切迹上方两横指的方向,切口形状为弧形,长度控制在6厘米到8厘米,完成切口后,逐层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一直到患者的颈阔肌,然后将患者的颈阔肌间隙和颈前筋膜的结缔组织利用高频电刀分离,将甲状腺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将甲状腺叶游离,充分观察患者结节的数量、部位、大小,再结合患者的情况,确定最终的切除范围,在操作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避开神经和血管,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并且留置引流管,再逐层缝合。

实验组手术方式选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方式和体位与对照组相同,切口位置选择在颈前正中锁骨上端1厘米到2厘米的位置,切口长度控制在2厘米到3厘米,形状为横切口,完成切口后,逐层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一直到患者的颈阔肌,然后进行电凝止血,在颈前筋膜间的位置,将皮瓣向上分离到患者甲状软骨下缘,然后向下分离到患者的胸骨切迹上缘,将皮瓣翻转并且做好固定,保护好完成的切口。将甲状腺暴露出来,充分观察患者甲状腺的情况,然后利用蚊式钳将甲状腺组织以及包膜的突出部位夹住,然后将甲状腺腺体切开,逐层分离。将切除的结节快速冰冻并且切片送检。如果考虑为恶性,则需要进一步的将手术范围扩大,如果是良性则将甲状腺残腔关闭,并且留置引流管做好缝合。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处理,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4h疼痛评分、术后12h疼痛评分、术后24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对比(x±s)

指标

实验组(n=44)

对照组(n=44)

t

P

手术时间(min)

82.36±6.35

111.14±8.25

18.337

0.000

术中出血量(mL)

23.33±4.65

40.82±7.47

13.185

0.000

手术切口长度(cm)

2.21±0.25

6.68±1.32

17.995

0.000

住院时间(d)

3.05±0.78

5.15±1.44

8.506

0.000

术后4h疼痛评分(分)

4.33±1.33

6.32±1.77

5.962

0.000

术后12h疼痛评分(分)

2.53±0.65

4.11±1.24

7.486

0.000

术后24h疼痛评分(分)

1.88±0.35

3.11±1.02

7.656

0.000

3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腺体,在我国甲状腺疾病是非常常见的,当出现甲状腺结节之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2]。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用于治疗甲状腺异常的手术方法[3]。相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使用更小的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缩短了恢复时间[4]。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通常通过腋下或腹股沟切口进行。手术医生使用特殊的内窥镜和微创器械来进行手术操作,这种手术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切除异常的甲状腺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本次研究选择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术后4h疼痛评分、术后12h疼痛评分、术后24h疼痛评分明显更低,表明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更好。该研究结果与丁冬梅,谷佃宝

[5]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对比研究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麦显峰.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6(12):1464-1466.

[2]张凯,陈然,罗智辉.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比较[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1):14-16.

[3]牟海峰,赵立刚,张晶晶等.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02):57-58.

[4]王明,孙效松.探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85-86.

[5]丁冬梅,谷佃宝.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5):4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