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层高容MLCC电特性与失效机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超薄层高容MLCC电特性与失效机理研究

郭跃

41060219840716353X

摘要: 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关键元器件,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势。然而,由于其薄型结构,其电特性和失效机理与传统MLCC电容器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的电特性和失效机理进行探究,旨在提供有关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可靠性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超薄层高容MLCC;电特性;失效机理分析

引言: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对高容量、小体积的电容器需求不断增加。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因其出色的电性能,成为众多电子设备的首选。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材料,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在电特性和失效机理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因此,对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超薄层高容MLCC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技术

1.1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简介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荷。它由多个层状的陶瓷片和金属电极交替堆叠而成,形成多个并联的电容单元。MLCC具有优异的电容稳定性、高频特性和温度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它通常具有小尺寸、高容量和低损耗等特点,适用于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移动设备等多种应用领域。MLCC的电容值可以从几个皮法到几百微法不等,且提供多种封装形式,如贴片封装和插入封装,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1.2超薄层高容MLCC的设计原理

超薄层高容MLCC(MLCC)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电容的电子元件。其设计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采用多层陶瓷片和金属电极的交替堆叠结构,以增加电容的堆积效应。其次,通过选择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材料,提高单位体积内的电容值。此外,超薄层设计将陶瓷片的厚度减小到极致,从而降低了构建电容层所需的空间,提高了电容密度。同时,精确的陶瓷材料工艺和电极排布方式也对高容MLCC的性能起到关键作用。超薄层高容MLCC的设计原理为在小尺寸的电子设备中提供高电容值的解决方案,满足了现代电子产品对高性能电容器的需求。

1.3制备技术和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适当的陶瓷材料和金属电极材料,其中陶瓷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金属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然后,通过粉体冶金技术将陶瓷材料制备成粉末状,并进行球磨和筛分等处理,以获得均匀细小的颗粒。接下来,将陶瓷粉末与有机溶剂和增塑剂混合,形成浆料。使用特定的涂布工艺将浆料均匀涂布在金属电极上,并通过烧结过程将金属电极和陶瓷粉末烧结成陶瓷片。最后,通过多次重复涂布、堆叠和烧结的步骤,形成多层陶瓷片和金属电极的交替堆叠结构,并进行最后的烧结和包装工艺,制备成超薄层高容MLCC。这些制备技术和工艺流程确保了高容MLCC的制造质量和性能稳定性。

二、超薄层高容MLCC的失效机理研究

2.1温度循环和热应力对MLCC的影响

温度循环和热应力是对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温度循环是指将MLCC暴露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通过热膨胀和收缩效应导致内部材料产生应力。这会对MLCC的电性能和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例如电容值的变化、电压漏电和短路等问题。热应力是指在工作温度下,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内部应力。这可能引起陶瓷层和电极之间的剥离、开裂或断裂等问题,导致MLCC的失效。因此,制造商需采用适当的材料选择、设计和工艺控制,以提高MLCC的抗温度循环和热应力能力。此外,电路板设计和散热措施也可以减缓温度循环和热应力对MLCC的影响,确保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电压应力和电场效应对MLCC的影响

电压应力和电场效应是对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电压应力是指MLCC在工作条件下所承受的电压大小,而电场效应是指电场对MLCC内部材料产生的影响。这两者都会直接影响MLCC的电性能和可靠性。在高电压应力下,MLCC可能出现电介质击穿、漏电和电容值变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工作温度升高或高频率条件下,电压应力对MLCC的影响会更加显著。因此,制造商需要通过合适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以及适当的电压应力测试,来确保MLCC能够在预定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电场效应则会导致MLCC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可能引发电介质局部击穿或电极剥离等问题。为了减轻电场效应的影响,制造商会采用合适的电极结构和电介质厚度,以提高MLCC的电场分布均匀性。

2.3材料老化和电解质迁移的影响

材料老化和电解质迁移是对电子器件中的材料和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材料老化是指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性能或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而电解质迁移是指电子器件中的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移动或扩散的过程。这两个因素对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材料老化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性能下降,如电容值降低、电阻值增加、电介质破裂等。特别是长期高温或高湿度条件下,材料老化问题更加突出。因此,选择耐高温、耐湿度和长寿命的材料对于延长电子器件寿命至关重要。电解质迁移则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短路或漏电等问题,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主要原因是电解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电极或其他地方,导致电路的错误连接或短路。为了减轻电解质迁移的影响,制造商会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及适当的电解质浓度和厚度控制。

三、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失效机理的研究

3.1介绍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的常见失效模式

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容器组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失效问题。常见的失效模式包括:电容器内部电极的开路和短路、电容器的漏电、电容器的机械应力引起的断裂和剥落等。这些失效会严重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和寿命,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其失效机理。

3.2分析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的失效机理

电容器内部电极的开路和短路:由于电容器内部电极材料的缺陷和管理不当,容易导致电极的开路和短路。在制造过程中,如果电极的焊接不良或者制造过程中电极与介质之间存在空气缺陷,则容易导致电极的开路。

电容器的漏电:电容器的漏电主要是由于电容器中的介质或绝缘材料出现损坏或老化所引起。当介质或绝缘材料损坏时,就会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下降,并且还会导致电容器的漏电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电流泄漏。

电容器的机械应力引起的断裂和剥落: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应力的作用,容易发生机械性断裂和剥落现象。如果电容器的机械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则容易导致电容器的机械应力集中,从而引起电容器的断裂和剥落。

3.3提出针对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失效的预防和维修方法

优化电容器结构设计:在电容器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分配电容器内部电极的间距,降低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少电容器内部电极的开路和短路风险。

控制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容器内部介质和绝缘材料的质量,避免出现缺陷和损坏。同时,还要提高焊接质量,确保电极与介质之间无空气缺陷。

定期维护和检查: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电容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检查电容器的电容量、损耗角正切值和漏电情况等参数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电容器。

结语

通过对超薄层高容MLCC电特性与失效机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类电容器的性能和寿命特征。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可以提前预测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其使用寿命。这对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来说至关重要,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推动电子行业的发展。此研究的成果对于提升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唐伟,张亚萍. 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温度效应研究[J]. 电子器件与材料, 2019, 38(2): 45-49.

[2]张雷,李红,刘健. 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机械应力分析及改进[J]. 电子科技, 2020, 43(6): 32-36.

[3]赵明,宋强,高红梅. 超薄层高容MLCC电容器电流漏泄特性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7, 40(9):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