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

陆宏泽

身份证号码:321283199107189033

摘要: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改造如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项目建成后投入使用的质量,为此要对改造施工及设备方面加大关注力度,结合区域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切实保证最终的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质量,还必须加强优化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注重提升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水平。为此下面将对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改造施工及设备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多方面入手探讨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切实保证项目在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

1导言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能,使其在道路施工中具备抗磨损、抗压能力强的优势,可以在道路投入运行后保持较长的使用期限。同时,沥青路面改造能够有效带动区域交通事业的后续发展,而设备作为必要的辅助工具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能够规避人工方式下的路面改造问题,且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为此在后续的建设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从而在投入使用后发挥项目的作用。

2沥青混凝土应用优势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具体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对路基进行更有效的保护。由于沥青混凝土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而且其路面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更高,可以保护路基不受到破坏。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而言更加简单易操作,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工期,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路面的整体性能更好,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

3当前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现状

目前,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普遍存在,但纵观施工技术应用情况,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包括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操作不当、施工管理不到位等。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均会导致沥青路面在后续运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裂缝、沉降、车辙变形或水损害等问题,只有多加控制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改进和提升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施工准备和设计环节,绝大部分施工单位应用配合比计算和设计模型,以确保材料配比的科学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会出现模型结构搭设与现场实际不符的现象,导致配合比设计中的原材料难以达到施工要求和现场施工标准。在施工阶段,由于缺少管理控制,会出现较为普遍的材料、机械随意堆放,不能按照施工设计方案有序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模型、施工顺序等发生改变,影响道路施工质量,最终使得道路的承载力和路面均不能达到质量要求标准。基于以上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现状,要想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解决技术应用不足问题,并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达到建设标准。

4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措施

4.1施工前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铺设以及碾压工作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实际道路情况进行考察,并充分了解本次道路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其他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还要准备好施工需要应用的各种设备设施,并且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和管理工作,否则会直接对整体路面改造的质量以及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准备工作的落实中,需要保证材料以及设备设施的质量,并且制定管理制度和条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为沥青和碎石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存储。

4.1.1沥青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材料使用前,需要按照监理人员的要求对沥青进行送检和抽取,并保证这一过程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和公开性,其中,检查的重点需要放在其软化点、延展性以及针对度等指标。除此之外,需要选择专用的储存罐对沥青进行存储,而且其储存温度需要保持在130℃以上,但是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出现沥青老化,因此,其温度不得高于170℃。

4.1.2碎石材料质量控制

碎石是路面的整体支撑材料,也是最为基础的材料,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磨损度、压碎值、抗压性等。此外,在选购碎石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碎石规格,首先,按照面层级配类型确定碎石粒径的最大值,并按照碎石的规格进行分类,加强对碎石材料的管理。

4.2优化碎石基层

若想确保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改造的质量,就要严格把控碎石基层作业,提前对各项参数进行梳理,并做好现场的检查工作,督促基层作业人员按照规范和标准操作,根据管理需求分配任务。上述工程在建设中,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避免因各类外在因素对路的结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在碎石基层作业期间做好质量控制,提前分析未来市政道路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面层拉应力、拉应变与荷载之间的关系,严格把控操作的质量与效果,对各类作业机械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化监测和检测,达成基层施工作业的质量目标。

4.3沥青混合料摊铺

在路面基层处理并检测合格后,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工作。首先,施工放样,为了避免其受到基准钢线重度的影响,应控制各钢支柱纵向的距离在5-10m左右,并使用紧线器将其拉紧。管理人员应做好施工监督工作,避免由于失误操作造成摊铺面波动。在摊铺之前,为了保证摊铺质量,还可加强检测横坡度、立柱、厚度等相关指标。摊铺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控制摊铺机匀速不间断运行,避免出现严重的施工缝或波浪,并在摊铺过程中再次检测混合物的配比情况。在摊铺期间,应由专门的人员观察粗细集料离析的问题,若发现有此问题应在摊铺前及时将其铲除,填补新料代替,确保在压实之前完成此项工作。在摊铺过程中,为了保证摊铺质量,避免出现厚度不均匀、混合料离析、平整度较差、裂缝等问题,应注意控制以下操作细节:1)控制温度,把控粉料,避免在砂石还未完全烘干时进行摊铺,并减少摊铺机械急刹车等问题。2)保证摊铺匀速进行,并保证供料速度的均匀,注意调整熨平板工作迎角,并套好摊铺机的驱动链条和发动机等。3)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含量,注意合理安装刮料护板,科学处理熨平板接缝,调整熨平板和振捣板间的相互位置。4)应及时检查熨平板底面情况,若是出现磨损严重或变形问题,要及时对其更换。科学控制熨平板的工作迎角,调整其前缘拱度,在试铺过程中将其多次调整试验。5)若是轮胎摊铺机的气压超出规定限制范围,摊铺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打滑问题,若是其低压过低,机体又会因此不断出现变动,造成波浪问题,因此,还应控制轮胎摊铺机的气压范围。若是使用履带式摊铺机则应当注意控制履带的松紧程度,以避免摊铺面出现搓板等问题。

4.4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接缝施工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缝,主要是因为在实际进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铺设时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分段铺设,而此过程中就会产生施工缝。而施工缝的存在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性能,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缝的处理,进而保证路面整体的完整性与密实性。

对于纵缝,其中一种处理方式为冷接缝处理,主要是指首先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设并利用压路机压实道路,然后铺设另一幅,并将其压实,最后进行清扫工作,并在接缝位置的边缘涂抹黏结沥青。然后,施工人员对重叠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铲除,并修补纵缝。

对于横缝,当前较为常见的方式是在沥青混凝土摊铺的过程中以压缝的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完成沥青混凝土铺设后,需要立即使用振动压缝刀进行压缝,且压缝深度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确定,达到规定深度时,需要及时取出压缝刀,并使用原浆进行填充,保证整体路面的整洁性,然后放入嵌条,再次进行修整,待混凝土初凝前泌水后取出嵌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道路质量,维护城市交通运行效果。为了能够推动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及设备的优化和调整,兼顾路面质量、施工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切实保障改造施工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交通经济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国鹏.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0):67-69.

[2]刘振辉,梁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6):213-215.

[3]马登峰,孙家乐,宋娟娟.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改造施工及设备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3(05):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