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 物联数据智慧平台心脏康复模式的有效性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基于5G 物联数据智慧平台心脏康复模式的有效性探索

杨丽1 舒华¹  蒋清安¹ 吕晶¹  邓念¹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5G+物联数据心脏康复智慧平台(以下简称5G平台)下远程心脏康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建立5G平台介导下的“三甲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家庭”心脏康复管理模式,指导患者进行远程心脏康复。将60名冠心病或PCI后患者均等分入5G平台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5G平台、心脏康复中心和自行院外进行心脏康复,3月后观察各组患者自觉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 5G平台组与对照组比较,自觉生活质量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G平台组与标准组比较,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5G平台指导下心脏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5G平台;心脏康复 ;一体化远程管理 ;自觉生活质量 ;

中国心脏康复正由中心心脏康复向家庭心脏康复延伸,家庭心脏康复作为新生代事物也将面临挑战,如何监测、解决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运动强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 5G+物联数据心脏康复智慧平台是通过5G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一键连接,可实时监测及测算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风险等级,可确保心脏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通过5G平台指导下心脏康复观察其对冠心病P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旨在探讨基于这种远程心脏康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5G+物联数据心脏康复智慧平台的建立 5G平台通过综合分析穿戴式设备传输的多项体征数据(心电图、心率、血氧、血压等),实时预测心梗风险。基于5G平台介导下的“三甲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家庭”心脏康复智慧平台,通过A模式(三甲医院-家庭)、B模式(三甲医院-社区/养老机构)或C模式(A与B混合模式)指导患者进行远程心脏康复。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60例符合纳入冠心病或PCI后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5G平台组、标准组、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通过5G平台、心脏康复中心和自行院外进行心脏康复。5G平台组于“三甲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养老机构-家庭”三级心脏康复管理体系监测下行规范康复训练3个月,标准组于医院康复中心行规范康复训练3个月,对照组在未监测条件下于院外自行运动3个月。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85 岁;②首次发病,病程≤6 个月;③有基本沟通能力,可配合评定与治疗;④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冠心病或PCI后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伴有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及糖尿病;②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③ 骨关节、肌肉、神经系统等疾病,不能配合运动评估及治疗;④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电解质紊乱;⑤影响呼吸功能的胸肺部疾病。

1.5终止标准①患者自行退出或失访;②试验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其他疾病,不适合继续试验;③由于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完成本研究。

表1 三组患者基线

组别

性别(男/女)

例数

年龄(岁)

病程(月)

PCI数

心功能分级

5G平台组

4/6

20

65.79±11.25

4.36.±1.26

0.89±0.53

2.85±0.66

标准组

5/5

20

63.27±10.36

5.09±1.26

0.75±0.34

2.35±0.85

对照组

6/4

20

64.25±10.36

4.83±0.89

0.79±0.29

2.52±0.84

t

1.324

-0.904

-0.504

-0.825

3.246

p

0.275

0.306

0.521

0.243

0.042

2结果

2.1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s)

组别

康复前

康复后

F       P

5G组(n=20)

51.78±15.91

70.22±9.58

12.525   0.000

对照组(n=20)

70.22±13.74

45.22±13.45

标准组(n=20)

37.80±14.00

61.46±11.65

:康复前后均值差值比较,5G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0, 5G组与标准组相比P=0.003,标准组与对照组相比P=0.066

综上,运用5G平台组与对照组比较,自觉生活质量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5G平台组与标准组比较,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差异不明显(P>0.05)。

讨论

结合实验结果,5G平台组较标准组的治疗后评分无明显差异2。说明在家庭或社区/养老机构用5G平台可实现心脏康复的安全、有效、专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可实时监管心血管患者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及长期康复的数据,对不同情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且远程心脏康复更好实现康复的连续性, 减少不必要的就诊次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5G平台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以预防为主、康复持续进行提供了便捷、专业、有效的康复计划和教程,加快我国CR的推广。

结论

本研究通过研发5G平台建立“三甲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心脏康复管理体系,实现A模式、B模式、C模式的多种心脏康复管理模式3。真正实现“三甲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救-治-康-防”全方位、连续性的心脏康复管理。有效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家庭”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经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确保社区或家庭患者在心脏康复运动中的安全、可靠、有效。但目前存在平台集成化,区域间数据共享,云平台安全机制,患者隐私安全等问题有待解决,将作为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年7月第19卷第7期

[2]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1年3月第60卷第3期

[3]王新月,霍春颖.心脏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05):780-785.


第一作者:杨丽  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心脏康复护理 ;电话:18785115158 Email:344644997@qq.com

通讯作者:邓念 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心脏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