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宁燕    杨鲜鲜  刘拓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作为粮食大国,在农业生产及发展重水利工程作为重要部分,确保水利工程顺利落实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损失,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产量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日益完善的过程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均用水量有下降的趋势,节水灌溉的技术必须要得到推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市场因素及政策制度等,并且通过研究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由于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因此,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结合了水资源的供应特点,通过有效的应用,对降水及土壤含水量的提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切实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为提升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逐步得到提升,同时,获取了巨大的科技成就。将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量,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科技革命的脚步越来越快,其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尤为明显。因此,结合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情况,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2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

2.1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缺乏科学性

现如今,由于我国仍然缺乏水利工程的专业设计人才,行业从业者对基础资料的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导致工程设计出现问题。同时,有些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的编制大纲理解不到位,导致设计方案与大纲标准出现偏差,进而导致水利工程节水设计不够科学。此外,我国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存在误区,认为节水灌溉只是单纯设计灌溉方式,设计师过于追求新灌溉方式,对建设资金和资源投入不够重视,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

2.2规划不科学

一些地区政府在提出节水政策和号召时,只在形式上回应号召,不注重治理效果。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前期,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他们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在节水灌溉工程上投入巨资,但实际上,一个不完善、不科学的计划是不可能带动一个大工程正常运行的。后期还会出现各种工程漏洞。仅仅扩大规模并不能使建设成功。不仅达不到节水灌溉的目的,还会在工程上浪费大量资金,使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部分节水灌溉设计者在初步规划时没有考虑项目区具体环境条件,如降水、气候变化等重要因素,节水灌溉效果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2.3专业管理人员短缺

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不足,大部分人专业知识较少,管理能力较差。这就使得在施工时遇到专业问题时难以进行判断和解决,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目前,节水灌溉施工中的监理工作一般都是由水电工程的监理人员来承担的,尚无相对规范的指导,但节水灌溉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并且现阶段需求较大,若缺乏专业、规范的指导,监理工作很难达到要求。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其施工队伍缺乏专业人员,没有充足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使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受到影响。

3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的对策

3.1实事求是,加强配套科学管理

各地区在水利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实力、季节性农作物生长等条件,实事求是的开展建设。项目设计要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实力需求,以免水利工程建设损害经济发展。同时,要把农业发展作为重点,从根本上实现水利灌溉的农业与经济双重效益。

3.2提高设计规划的科学性

通过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可以保证水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对于节约项目资金以及节约水利资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对水利工程的灌溉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对周围环境以及城市规划等有了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再进行项目的设计与规划,从而保证设计与规划能够从实际出发,保证其科学性。同时在进行方案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灌溉方案,保证设计与规划的全面性。通过这种全面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与规划,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情况下,实现水利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推动我国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3合理配置灌溉技术

考虑到各地农业产业政策会受到地域性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相关部门在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时,需要严格基于当地主要农作物类型、需水量、邻近水源分布密度、既往常采用的灌溉方式、土壤质量等因素来选择相应的技术,在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前首先评估现有技术是否能够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优化和组合,例如在步行式灌溉设备的组装方案上进行优化创新,以此节约设备引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部门之间还可以互相协助,发挥协同作用,例如当地电力部门根据各个管辖区域灌溉设备分布密度、农田面积等合理调配电力能源;当地水利部门根据地区内房屋建设工程进度、栽种区地势条件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工程方案,避免当地水资源过度倾斜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当中造成资源分配失衡的局面。此外,为均衡各个地区水利工程水资源的分配,可对部分水资源较匮乏、经济水平较高、适宜种植作物种类较多的地区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工程试点,以此带动当地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提升。

3.4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专业创新人才和跨学科人才严重短缺,从一些水利工程工作者来看,他们的综合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在工程中使用的方法比较死板,缺乏一些比较有创造力的想法,所以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准就要对他们加强技术训练,这一措施需要分为管理技术培训和工程基础人员技术培训两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设计和规划水平,就必须努力提高水利工程所有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在实施工程的过程当中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相互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还要让他们学习最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他们对灌溉设计工作进行创造力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根据上面所说的,如今现在我们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对节水灌溉和水利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设计过程都要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带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地区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水资源保护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区要着重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关注,将其灵活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促进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吕柏霖.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6):175-176.

[2]王维.坡耕地喷灌工程技术应用及要点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3):32-36.

[3]王炳奇.原州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主要成效及做法[J].中国宽带,202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