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优化

邹廷廷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的优化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接受优化的术后疼痛管理和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疼痛管理和护理。数据收集包括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P < 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 < 0.05)。结论:优化的术后疼痛管理和护理方案可以显著减轻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并降低镇痛药物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难治性胸膜疾病;术后疼痛管理;护理

胸膜疾病是一类严重且难治性的疾病,其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然而,术后疼痛管理和护理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患者术后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痛苦,还可能影响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1]

因此,有必要针对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进行优化。优化的管理和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使用镇痛药物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满意度。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的优化方法,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比较优化方案与传统方案在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将有助于了解优化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和护理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22年1月开始入组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的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确诊为难治性胸膜疾病,如恶性胸膜肿瘤、胸膜转移瘤等,并已确定需要手术治疗;术前评估无严重心血管、肺功能及肾功能等禁忌症;能够提供知情同意并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配合参与研究的意愿。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的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存在严重心血管、肺功能或肾功能等系统性疾病,使得手术风险较高;存在活动性感染、出血倾向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有效与研究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术前已经接受过胸腔手术治疗或胸膜腔镜检查等干预措施;曾经对常规使用的镇痛药物有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优化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减轻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并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具体如下:①个体化的疼痛评估:在手术前和术后的不同时间点,使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以了解疼痛的程度和性质。②多模式镇痛策略:采用多种镇痛方法的组合,如静脉镇痛药物、局部麻醉技术、非药物镇痛等,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个体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镇痛计划。③镇痛药物管理: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合理选择和调整镇痛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镇痛辅助药物等,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④积极的术后护理:开展多学科合作,包括疼痛管理团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通过早期活动、咳嗽和深呼吸训练、体位调整等护理手段,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疼痛缓解。⑤心理支持与教育: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手术相关的焦虑和恐惧。此外,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术后疼痛管理、自我疼痛评估和疼痛应对技巧的教育和指导。⑥定期随访和评估:持续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和护理措施,确保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疼痛管理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数据收集包括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0.0,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比较 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使用的镇痛药物剂量较少,表明实验组的护理方案在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后疼痛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比较

分组

例数

疼痛评分

镇痛药物使用(mg)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后

实验组

30

2.350.34

1.520.38

6.01±0.46

对照组

30

2.410.51

2.010.49

7.26±0.62

t

0.842

9.175

12.498

p

0.314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的数据,使用卡方检验(χ2)可以发现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即实验组的优化方案在减少并发症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方案。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例数

肺部感染

血栓形成

运动功能障碍

焦虑抑郁

总发生率(%)

实验组

30

1(3.33)

0(0.00)

0(0.00)

0(0.00)

1(3.33)

对照组

30

2(6.66)

1(3.33)

1(3.33)

0(0.00)

4(13.33)

X2

23.547

p

0.000

3 讨论

难治性胸膜疾病是一类严重且难以治疗的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手术后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术后疼痛,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优化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

首先,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合理的镇痛药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3]。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可以选择口服、静脉输液或贴皮递送等途径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术后疼痛。除了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呼吸康复训练、体位转换、积极咳嗽和深呼吸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预防并减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4]。此外,适当的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也有助于减轻肌肉酸痛和促进恢复。营养支持是术后疼痛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手术后患者的食欲常常受到影响,导致进食不足和营养不良[5]。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可以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并根据需要给予营养补充剂,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心理支持在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中也起到关键的作用。术后疼痛可能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因此,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康复。

总之,难治性胸膜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优化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在实施优化方案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管理、康复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然而,为了取得更可靠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月, 雷雯, 杨文仙, 等.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20(05):128-131.

[2]张光照, 杜佳辉, 袁五营.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改良单切口治疗结核性外穿性脓胸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19(06):88-91.

[3]王涛之.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恢复的影响[D]. 吉林大学, 2023.

[4]杨洋, 韩雪迎, 孟蓝翔. 闭合性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全程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29(04):188-190.

[5]宋娟, 李文韬, 曾龙, 等.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及死亡的预测价值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3,23(12):2325-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