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

王杰

622723199205251411

摘要: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21世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都市的建设速度也在持续地提升,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对施工的品质进行严密的监督,其中包括施工扬尘、水污染及噪音控制等问题,并与对市政工程施工环境的保护相联系,确定施工的性质等要素,从而对周边的环境展开科学的管理。为了实现环保的目的,建设公司要在市政项目的施工中,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加强环保工作,保持建设项目建设与环保的关系,推动两者的和谐发展。通过分析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以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影响;制度

引言

在进行市政工程的过程中,一定会对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和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引起争议,给整体的市政工程形象和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城市工程的施工中要注意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防护,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损害和污染。与此同时,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些不安全和不文明的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将环保措施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为安全漏洞和不规范操作而产生的争议和事故,从而对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1道路建设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土壤的影响

修路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必然会占用很多的耕地和林地,因此需要征收大量的耕地和林地。公路施工需要密集的土壤结构和坚硬的土质,以便于筑路,但与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土壤不同,大多数土壤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功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另外,在进行公路建设时,会有大量的挖、补、填埋工作,在进行公路建设的时候,会产生废弃土、废旧水泥等,这些都会对土壤原有的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造成不良的影响。

1.2水源污染

在城市施工中,在城市建设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在对工地地面进行冲洗时,施工公司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废水,雨水有可能造成表层浆料的损失,或者渗透到泥土里,或者进入到其它地表水里,施工公司没有对这些污水进行妥善的处理,就有可能引起各种污染物的升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往往来源于周边的水库蓄水或地下水,并且各水系间存在着互相流动的关系,一旦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将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1.3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落实安全施工责任

只有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城市建筑项目的安全和文明,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等。在一些市政项目中,由于没有得到切实的监管,或者监管不力,导致了很难实施安全责任体系,特别是个体的风险更大。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缺少了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工期、进度等,对质量管理的实施力度不足,因此,安全管理及责任系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没有强化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文明监管,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被忽视,无法达到安全、文明的建设标准。具体体现在:第一,安全管理体系比较滞后,与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不一致,从而在工作中缺少相应的制度保证,导致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给市政项目带来了很大的危险。第二,在安全文明施工中,普遍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因为监管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所以在监管过程中,监管措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了文明施工缺少了一种强有力的保证,在防范和处理的过程中,监管措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

2.1水泥浆回填

在钻孔结束后,不拔出套管,而是在围挡中布置了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5~0.7∶1,搅拌均匀,通常一包水泥灌5 m孔段。在注浆的时候,进入钻杆,距离孔底0.3 m,然后从下向上,将水泥从下向上抽吸,直至孔口套管返浆才能停止灌浆,并起拉套管。将所有的套筒都起拉出来,等水浆达到初凝状态后,在孔下0.2 m的地方用水泥灰填充,然后将孔的边缘抹平,将道路重新修好。水泥浆充填具有以下特点:可以较好地确保封闭孔内的排水和排气通道;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其施工过程比较繁琐,造价也比较高,而且其核心土壤还需要外部运输,对环境不利。对于地铁,城市隧道和其它有特别需要的建筑,通常都需要水泥砂浆。

2.2设计规划阶段

在公路的前期设计与规划中,要把生态公路的概念融入到公路的设计与规划中,并在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公路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设计时,尽量选择最快的路径,以减少费用、节省材料、减少用地,使对环境的损害减至最小。在路网规划上,对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路网内的车辆有序转移,避免绕行,缓解拥堵,进而达到减排机动车排放的目的。从外形上看,要把环保和美有机地融合起来,公路两侧绿化,增加了人们的观赏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净化机动车废气,降低大气污染,同时还要注意建筑建材的循环使用。公路的修建,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物资,一些物资在施工的时候,很可能会排放出大量的有毒的气体,从而导致大气的污染。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回收再用的建筑材料,把废弃的建筑资源转化成有用的资源,从而减少建筑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3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做好环保工作,就要把生态资源保护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在项目开工之前,要对项目进行精确的勘察,在确定项目的目标之后,对项目的细节进行分析。有关的勘探、测量工作,应当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按照规定的程序及工作规范,进行有关的勘探、测量工作,并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理。在勘探的时候,技术人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符合对生态资源的保护需要,还要对施工地区的客观条件进行综合的分析,还要制订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测量方案。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小组和队伍,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并在具体的工程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协调,防止施工会对客观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市政工程的施工和施工中,施工企业要按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进行环境管理,不仅要关注项目本身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还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程序进行监管,把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与施工程序有机地融合起来,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这样,就可以突出市政工程的绿色价值,使市政工程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

2.4加强监督,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

施工企业要结合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内容,及时调整并明确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将责任及义务落实到个人,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监管,监管人员要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安全文明施工的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安全管理和监管机制的指导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进行解决。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远程设备监控,或者是直接到现场,对监管进行强化,将安全制度贯彻落实好,对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及时的处置。另外,要使所有参加城市建设的人员都有较高的安全责任感,并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结语

在现代化的市政工程的施工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进行环保工作的先决条件,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本的路径,坚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企业要对各种客观因素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考量,将绿色的概念引入到设计图纸中,加强工程施工方案的绿色度,用工程概念来涵盖实际施工的方式,将环境保护的施工原理付诸实施,将市政工程施工的公益性扩展开来,促进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褚云波.市政工程施工中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J].价值工程,2020(4):40~41.

[2]翁丹丹.简析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科技风,2020(28):114~115.

[3]刘文海.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健全管理体系的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0(1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