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20

摘要:城市的发展规划要重点关注市政给排水项目的建设,它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本着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设计给排水工程。尤其是新时代的到来,工业生产中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从全局出发,提升细节问题的处理能力。在城市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城市给排水规划的设计原理,加速城市发展步伐。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

引言

城市作为人类聚集区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城市而言,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城市在演化中,由于建设和发展的优势,就会形成虹吸效应,实现对各种资源和人才等的吸引,从而推动城市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历史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大量的农村人口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涌入,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并且一部分人终将留在城市生活,使得城市不断扩容。城市是一个庞大的人工系统,城区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导致相应的基础性设施也需要改进,比如给排水系统等。但是在人口大量涌入时期,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承受着与日俱增的压力,对给排水系统的改进已是刻不容缓。

1城市给排水系统概述

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工程在城市的发展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城区给排水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所需、工农业生产、消防工程所需水源以及各行业的废水处理体系,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控体系。在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建设阶段,管道路由方案以及现场施工措施等是重点工作,对于整个项目的运行结果有以下直接影响:①主要有线路的规划和管道敷设方案、管材、基础及回填方式,以及现场铺设等。②在整套排水体系的规划中完善污水处理措施,提升处理效率。做好污水处理规划,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为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保驾护航。③市政给水体系主要涵盖了市政给水、消防管网建设、系统规划以及水源安全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水平的服务,提升用水质量。从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来看,市政给排水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提高重视,不断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

2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2.1防洪排涝规划

对于市政工程而言,城市排涝抗洪工作的展开,能够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让其处于良好的环境中。而在具体的防洪排涝规划工作中,应合理设计外洪与内洪,如堤坝、水库等。相应工作人员不能只具有“涝”的概念,同时也要注重雨水的及时排出。排涝标准为:如果下了3d的暴雨,应在3d内排完雨水,如果下了24h,应24h内排完,但是此种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农田与郊区,对于新时期的城市并不适用。对此,应将以往的防洪排涝规划转变为新时期适用的城市防洪规划。目前,排水和排洪标准上的衔接,存有的关键问题便是小回流面积或者是短期暴雨导致排水不佳。当面临此种现象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暴雨公式的应用,合理选用各类暴雨样本。在具体实施排洪工作时,应提前查看汇水的整体规模、面积,并把暴雨量作为根本数据,这时应用到的方法为水文公式,即暴雨推理公式。因此,在开展排洪工作时,其汇水规模越大,重现期的标准就会越高。中型城市、大型城市的排洪标准不能小于20年一遇。

2.2给排水设计中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与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设性工程,而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工程,设计者要立足于城市发展与规划大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城市的未来规划发展、建设时间等相关因素,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可能性影响,调整制定给排水系统设计规划所需的参数和标准,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有效开展提供基础性支撑,从而使得构建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能够在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全满足城市给排水需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城市给水设计规划时,重点考虑两点:一是城市水厂集中供水逐步取缔自备水源井;二是城市水源逐步由地下水向地表水进行转换,有效控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在城市偏远地区取缔自备水源井给水设计时,既要保证偏远地区居民的用水水质,还要考虑建设成本。给水设计时,通过考虑就近给水或部分地区连结给水的理念,既保证该地区居民的用水水质,又节约了建设成本。城市排水设计规划时,城市防洪排涝主要是内洪和外洪,内洪主要是以雨水和污水的排蓄和处理为主,而外洪则是以防为主,加强对水库和防洪堤坝的巡逻检查,同时需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城市新建时提前做好雨污分流,有条件的旧城可将原雨污合流管道改造成雨污分流管道。在排水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排水管道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工业生产污水的监控。

2.3提升对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经污水处理之后产生的污泥中还有约75%~80%的水分,这些水份中又有不同含量的氮磷钾等有机元素,氮磷钾是农业生产中较为理想的肥料之一,如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能够进一步降低城市污染治理的成本投入,还能够助力农业发展,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为对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首先要对污泥进行科学处理,剔除其中的重金属物质、细菌和有毒物质,避免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要对处理之后的污泥进行检测,确保其中不存在威胁人类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最后可将其改良成为有机肥料,用于城市公园、城市园林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市政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劣直接体现了城市建设的基本能力、科技发展的程度,也能够体现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对水流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在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给排水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需不断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引进现代化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城市污泥还可释放大量的热能,这一技术也被众多城市加以应用,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污泥在低温环境中能够发生热分解现象,热能产生的成本消耗较低,收益十分理想。且处理之后的污泥物质组成结构与水泥十分相似,进一步加工之后可作为生态水泥,应用在工程建筑中,实现污泥再利用。

2.4加强雨水排放设计

在城市市政排水体系的建立阶段,需要综合分析该地区近几年的雨水总量,同时根据当地经济以及工业发展情况综合分析,科学规划管道分布,并做好预期规划。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洪涝处理站、雨水排放沟渠等,提高地区的抗洪泄洪能力。近些年,各地区降水率明显增加,洪涝灾害等问题时有发生。为缓解这种现状,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预警机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如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提升城市景观效果,同时积蓄的水源可作为绿化浇洒及消防使用。除此之外,在排水管道的建设阶段,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结构特点,在低洼地点设置排水口,集中处理堆积雨水,提升处理效率。还可以选择适宜的地点,分散雨水蓄水存储装置,储备水量,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节能减排。在此背景下,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应从宏观、微观的视角出发,应用全新的思维与方法展开工作,以此优化给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使水厂、泵站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此显现出城市中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效能,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朝银.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9):28-29.

[2]陈鹏松.给排水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