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某院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西南某院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明兰 余玥 李世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检验科    四川泸州   646000  

要:

目的:分析西南某医院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12022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分离出的25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所致感染患者中,13例(52%)患者感染来源于骨伤科的伤口分泌物标本,继发于创伤、近期手术等;8例(32%)患者来源于呼吸内科、肿瘤科等的痰液标本;2例(8%)来源于泌尿外科的尿液标本;2例(8%)患者来源于脑外科的全血标本。分离的25例菌株对氨曲南全耐药;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80%;对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药物敏感率均大于84%结论:医院感染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以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为主; 创伤及手术等可增加感染风险,在伤口分泌物和痰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表现多重耐药性; 目前治疗上首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药物、复方新诺明。

关键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是一种需氧、氧化酶和触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存在于各种水环境中,1971 年由 YabuuchiOyama(1971)7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耳部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命名[1]。属人类少见的机会致病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常常发生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 可分离于多种临床标本,如伤口分泌物、痰液、血液、尿液等,引起肺炎、菌血症、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及伤口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2]。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耐药性高且表现多重耐药性,其本身耐药机制复杂,故感染的患者预后差、临床难以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感染分布特点、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辅助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收集我院20191—2022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25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标本类型包括伤口分泌物、痰液、血液、尿液等,剔除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培养得到的重复菌株。

1.2 方法

对临床分离株应用MALDI-TOF-Autof ms1000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最终确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药敏试验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配套的 GN67 XN04药敏卡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研究所 ( CLSI) 标准[3]。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35218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购自成都尚善乐康科技有限公司。

1.3统计学处理

将药敏结果导入 WHONET 5. 6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标本来源

2019-2022年共收集并鉴定出25例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标本来源以伤口分泌物和痰液为主,共占84%,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分别占 8%8%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株,女性患者7; 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6.2±3.5)岁。年龄>76岁患者有16株,占64%11例来源于有基础疾病的骨伤科老年患者;11例来源于呼吸内科、肿瘤病科及脑外科;其余3例来自泌尿外科及内分泌科。

2.2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出的25例菌株对氨曲南全耐药;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80%;对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药物敏感率均大于84%。具体见表1

1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抗菌药物

敏感株数(株)

敏感率

(%)

中介株数

(株)

中介率

(%)

耐药株数

(株)

耐药率

(%)

环丙沙星

8

32

9

36

8

32

诺氟沙星

10

40

10

40

5

20

头孢噻肟

0

0

2

8

23

92

复方新诺明

25

100

0

0

0

0

头孢唑肟

0

0

2

8

23

92

左旋氧氟沙星

12

48

8

32

5

20

替加环素

25

100

0

0

0

0

头孢他啶

21

84

0

0

4

16

替卡西林

25

100

0

0

0

0

头孢曲松

0

0

9

36

16

64

亚胺培南

21

84

4

16

0

0

氨曲南

0

0

0

0

25

100

哌拉西林

22

88

1

4

2

8

四环素

6

24

0

0

19

76

美罗培南

24

96

1

4

0

0

阿米卡星

4

16

2

8

19

76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1

84

1

4

3

12

庆大霉素

2

8

3

12

20

80

头孢唑啉

0

0

2

8

23

92

妥布霉素

2

8

6

24

17

68

头孢吡肟

6

24

7

28

12

48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24

96

1

4

0

0

3.讨论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普遍存在于水环境、土壤中,可通过污染医用液体或医疗设备等导致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致病与宿主免疫状态有关,通常免疫抑制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引发感染,因此该菌感染常出现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 抑制治疗患者和新生儿[4]。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基础病较重及肿瘤患者是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易感人群。住院患者基础病重,进行侵入性的医疗操作如手术、插管等,同时长期使用大量抗菌药物、激素,这些无疑会加大免疫缺陷人群的感染风险。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对多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具有独特的药敏谱,以致临床治疗非常困难。目前认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复方新诺明是治疗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5]。本研究中分离出的临床株对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药物敏感率均大于84%,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综上所述,有效控制木糖氧化无色杆菌院内感染需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和目标性监测,今后将继续对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基因分型、耐药机制及各菌种同源性进行分析,为给临床提供更精确、快速的判断,从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 Yabuuchi E,Oyama A.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n. spfrom human ear dischargeJ].Jpn J Microbiol,1971,15 ( 5) : 477-481.

[2]李金钟.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09,27(1):72-73.

[3]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 M100S24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CLSI ,2022

[4]王伟宝,王建芳,谢飞等.新生儿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1):17-19.

[5]王斌,朴信爱,蒋捍东.木糖氧化产碱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 5):1053-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