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加工业废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石材加工业废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陈婕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省810000

摘要:根据《天然石材统一编号》(GB/T 17670-2008),国内天然石材主要分为五类,包括板石、石灰石、花岗岩、砂岩以及大理石。同时,烧结型人造石、复合型人造石、水泥型人造石的生产规模也较大。石材加工业利用天然石材和人造石制造工程装饰板材,在作业过程中大量运用切削、打磨、抛光等方法,进而产生了粗细不一的废料,通常表现为石粉。

关键词:石材加工;废料

一、石材加工业废料的基本特性

研究过程中从国内某石材加工厂采集抛光工序的废石粉,该企业主要生产天然大理石、人造大理石以及天然花岗岩三种板材,因而废石粉由这三种石材组成。使用球磨机对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岗岩、人造大理石和烘干后的废石粉分别进行粉碎操作,使其达到均匀的粒度(粒径不超过0.08mm)。经过专业的物理及化学检测。

二、石材加工业废料作为掺和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一)试验材料准备

石材加工业废料经适当的粉碎处理后可作为水泥混凝土中的掺和料,其作用与粉煤灰基本相同。在性能试验和检测中分别将粉煤灰、废石粉、天然大理石粉、天然花岗岩粉作为掺和料。水泥、砂、水、集料以及外加剂采用相同规格与品质的材料,严格控制试验变量。

(二)石材加工业废料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1. 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检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进行检验,主要检测坍落度、拓展度以及泌水性三项指标,检测方法如下。

(1)坍落度检测

按照《混凝土坍落度仪》(JG/T 248-2009)的相关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坍落度仪,筒高为300mm,底部直径为200mm,顶部直径为100mm,同时配备钢尺。混凝土试样分三层装入筒内,并分别振捣,装料结束之后将筒口的混凝土抹平。坍落时间控制为30s,然后使用钢尺精确测量混凝土顶面与筒口之间的高差。

(2)拓展度检测

混凝土扩展度检测的设备也是坍落度仪和钢尺,但钢尺的量程至少要达到1m,且最小测量分度不应超过1mm。在坍落度检测结束之后,将坍落度仪筒体底部外侧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在3到7秒的时间内将筒体平稳、垂直提起,使混凝土试样与筒壁彻底脱离。失去约束的混凝土试样开始向四周扩散,从筒壁与混凝土分离开始计时,持续50s后使用钢尺测量扩展面的最大直径,计算出拓展度。

(3)泌水性检测

泌水试验的设备包括混凝土试验振动台、量筒、振捣棒以及精确的电子秤,量筒分为5L和100m L两种规格,根据混凝土试样的坍落度确定装填方式和振捣方式。将混凝土装填进试验用量筒,然后进行振捣密实,人工振捣时应分两层装入量筒。然后在1个小时内分6次吸取筒口的泌水,每10min一次,之后按照每半小时一次的频率继续吸水,直至筒口不再泌水,每次吸水之后将筒口的盖子盖紧,防止水分蒸发。泌水率计算方法如式(1)。

式中将泌水率记为B(%),泌水总量记为VW(m L),W为制备混凝土试样的用水量(m L),m T为混凝土试样的总质量(g)。

2. 试验结果及结论

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检测结果。对比废石粉相关数据可知,随着胶结材料中废石粉比例的提升,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也随之提高,泌水率与废石粉占比成负相关。与粉煤灰为掺和料的混凝土相比,废石粉对坍落度影响较大,在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坍落度相差近4mm,而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越小越好,说明在坍落度上,废石粉不具优势。对比坍落度数据可知,以天然花岗岩石粉为掺和料的混凝土表现最佳,以粉煤灰为掺和料的混凝土次之,以废石粉为掺和料的混凝土在坍落度上略逊于前两者,以天然大理石粉为掺和料的混凝土表现最差。扩展度可表征混凝土的流动性,显然,废石粉有利于促进混凝土的扩展度和流动性。泌水率方面,废石粉混凝土强于粉煤灰混凝土和花岗岩粉混凝土,弱于大理石粉混凝土。

(三)石材加工业废料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1.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检验的依据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检验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如下。

(1)制作混凝土试件

制作立方体标准试件,规格为150mm×150mm×150mm。每一种材料分别制备三个试件,共计18块试件。制备试件时要进行捣实操作,养护时长为28天,确保温度适宜,定期进行洒水。

(2)试验过程

使用符合规范的混凝土压力试验机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试验时应连续向试件加荷。由于水泥的抗压强度可达到52.5MPa,因此,可适当提高加荷的速度,试验中按照0.6MPa/s施加载荷。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计算方法为式(2)。

式中试件破坏时的载荷记为F(N),试件承压面积记为(mm2)

2. 试验结果及结论

试验中按照C30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其中统计了养护3天和28天时的抗压强度试验数据。从中可知,废石粉相关的三种混凝土强度均超过了40MPa,并且在水泥和废石粉比例为90:10的情况下达到了所有试件的最高强度(以28天龄期强度为依据)。总体来看,使用粉煤灰、废石粉和天然花岗岩粉作为掺和料时,混凝土的强度水平较为接近。以天然大理石粉作为掺和料时,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但足以达到C30等级。

(四)石材加工业废料对水泥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1. 水泥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检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检测的依据为《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2-2009),试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制作混凝土试件

此类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宜采用棱柱体结构或者立方体结构,每一种材料制作三个试件。选用相同的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试件设计为立方体,规格为200mm×200mm×100mm。所有试件均养护至28天。

(2)试件打蜡密封

将立方体试件中200mm×200mm的两个面作为试验工作面,其余部位均使用石蜡进行密封处理。但密封之前需检测试件的干燥程度,标准做法为事先烘干试件,温度设定为60℃,烘干时长为48h。

(3)设定碳化深度检测点

使用彩色的记号笔在测试面上划线,形成网格状,每一个网格均为正方形,边长控制为10mm。然后在这些网格中选定碳化深度检测点。

(4)开展碳化处理

将试件放入标准碳化箱内,保持足够的间距,然后向其中充入CO2,检测其浓度,应按照规范将CO2浓度控制在20±3%,实验过程中将温度统一设定为20℃。从试件养护开始,直到28天的龄期,这一过程中始终进行碳化处理,并且试验过程中要定期检测碳化箱内的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确保试验条件全程满足要求。

(5)碳化深度检测

整个碳化过程中,分别在第3、7、14、28天开展碳化深度检测,将试件从碳化箱内暂时取出,破坏检测点表面,测定碳化深度。每次检测完后重新密封,然后再将试件放回碳化箱。试件的平均碳化深度按照式(3)进行计算。

其中dI为检测点的碳化深度(mm),检测点的总数量记为n,IMG_264为碳化第t天时的碳化深度值。

2. 试验结果及结论

随着废石粉占比的增加,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逐渐增强(以28天碳化深度为依据)。天然大理石粉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最强,其次为废石粉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最差。

三、结语

将废石粉、天然大理石粉、天然花岗岩粉以及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凝土的掺和料,然后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混凝土开展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废石粉作为掺和料时,混凝土的泌水率和扩展度均表现良好,坍落度稍差,但优于大理石粉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方面,废石粉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花岗岩粉混凝土基本一致,可达到较高水平。抗碳化性能方面,废石粉混凝土优于粉煤灰混凝土和花岗岩粉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张淑梅.石灰石矿粉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9.

[2] 范华峰.外掺花岗岩石粉对水工混凝土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0.

[3] 林慧.山区卵石机制砂特性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