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刘俊洁1  刘佳营2

1.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市 710100

2.辽宁万邦电力有限公司 沈阳市 110000

摘要

学校后勤工作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校园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事关教育发展大局。在国家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之下,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好处进行分析,希望为推动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引言

高校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手段,利用社会资金、技术、管理模式,较快的推动了学生公寓、商超、食堂等校园基础翻新改造,提升了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化解了高校用工风险,推进高校节能降耗工作,同时也为服务行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人员就业率。

一、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高校后勤管理效率低

目前,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大多为集团模式改制后的,管理思路仍比较传统,对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有畏难情绪,对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识不够强烈,致使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仅涉及某块服务保障工作,未能做到深入实质、全面覆盖。同时,部分高校后勤定性为行政部门,其运行机制采用院校行政体系,组织架构不完善,影响后勤工作中实践作用发挥,故而导致高校后勤管理效率很难从本质上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大部分高校后勤通过招聘临聘人员采用自管的模式统筹全校各项保障服务,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后勤管理科室设置普遍存在数量多临聘人员数量多、工作效率低、沟通及响应速度慢、服务标准参差不齐、用工风险高问题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和有效的竞争机制,造成后勤服务保障质量及管理效率停滞不前

(二)高校后勤管理资源共享效率低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部分高校都建有两个或多个分校区,且校区之间距离较远,导致各校区的后勤管理工作相对独立,无法形成互相协同的管理局面。高校需在每个校区配备一定标准数量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及服务保障配套设施,造成后勤资源无法有效的实现共享。

(三)高校后勤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基本畅通了师生反馈机制,建立了师生报修、投诉等平台,但对收集的意见多数针对第三方服务单位和维修人员日常工作,对实施的工程项目的监督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寒暑假为后勤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多个项目同时施工,工期短,存在一个科室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在有限的专业技术管理理人员下,可能存在要求多、执行少的情况。施工结束后,审计部门很难对隐蔽工程和小型维修等项目无法做到严格核查管控。

(四)高校后勤经费严重不足

传统后勤财务管理模式中,学校对后勤属于“统、管、包”,后勤对学校“等、靠、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逐步提升,师生对校园生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此时国家拨付的保障型后勤资金就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师生对于基本生活的要求,使得后勤服务相形见绌。

(五)后勤管理队伍结构参差不齐

一是后勤队伍年龄结构不均衡,人才储备少。后勤保障处现有事业编职工自然减员,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队伍趋于老化,人员年龄两极化严重,而新进人才需要时间成长,人才储备略显薄弱。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少。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师生对后勤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后勤本身还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需要不断调整服务管理水平,更符合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要求,而现有研究生学历人员较少,对后勤优化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带来一定压力。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好处

(一)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效率

高校实施社会化改革,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企业,依靠企业管理中的效益原则和市场经济的理念,能够实现快速提高后勤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管高校选择何种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都会打破原有的管理理念,给高校的后勤服务管理注入活力和动力,从而有利于带动高校在教育、科研等其他重点方面的改革创新,从而有利于提升高校整体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的经济效益,盘活学习资源

高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依靠社会资本的力量一方面可以获取资源升级、资源整合的机遇,逐步完善老旧设施的改造、更新,改善师生的办公、学习条件,从而激发高校的经营活力,减轻学校资金投入压力,盘活学校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社会资本增值效益,达到共赢目的。

(三)有利于节约高校后勤的运行经费,提高服务质量

水平

高校后勤通过社会化改革,引进专业的服务公司,将服务进行外包,学校发挥监管职责,首先可以促进学校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编制;其次降低临聘人员的用工数量,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再次,利用专业的团队和技术优势,通过优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与效率,塑造学校良好的外部形象,提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四)有利于有利于规避责任纠纷,降低后勤管理风险

高校后勤设施社会化改革,各个服务岗位上的临聘人员由服务单位统一管理,签订劳务用工合同,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劳动纠纷,规避劳务风险和责任,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后勤管理人员从零星维修等琐碎、繁杂的事件和棘手的问题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效率。

投诉制度还可以作为考察员工的方式,这个结果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来一些人在服务行业中的态度,而每次考察结果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进而提高后勤管理服务制度与效率。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高等教育领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高校后勤运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各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社会化改革方案及监管制度,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落地,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玉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物业服务外包监管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3(02)91-93.
  2. 周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创新实践-评《高校后勤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4)244.
  3. 孙文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1)115-116.
  4. 李萍.我国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优化思路[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