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加气站防火防爆管理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加油站、加气站防火防爆管理浅谈

罗建斌

商洛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能源市场的发展和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燃料供应越来越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加油加气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油加气站经营的燃料具有较高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加油加气站属于易发生火灾危险场所,由于经营服务的需要,绝大部分加油加气站建在人口稠密地区,而且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加油加气站已成为影响城市安全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确保其安全可靠。本文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有关规定,对加油加气站防火防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安全运行管理。

当前,国内加油加气站的安全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增强,事故率也较过去明显有所降低,但不可否认,少数地区或个别加油加气站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如设施设备不达标,安全制度不落实,员工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科学等。加油加气站是城市群中的一颗“小心脏”,不可或缺,但绝不允许出差错,否则将带来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

一、加油加气站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一)易燃性

在加油加气站内,其储存经营CNG、LNG、柴油和汽油主要的组成元素是碳氢化合物或者它的衍生物,具有较低的燃烧点,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相互引燃,这也从根本上导致加油加气站是火灾隐患的重要场所。

(二)易爆性

加油加气站经营的主要产品都能够在短时间内燃烧,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也是其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根本。因而,当这些物质与空气相互混合之后,一旦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外界的明火引燃后便会发生剧烈爆炸。理论上讲,我们将易燃物质能够在空气中引发爆炸的最小浓度和最大浓度,分别称作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在加油加气站内,汽油爆炸极限是1.4%―7.6%,甲烷爆炸极限是5%―15%,丁烷爆炸极限是1.8%- 8.4%,丙烷爆炸极限是2.37%-9.5%。

(二)加油加气站的防火防爆措施探究

(一)控制生产及周边环境火源

1控制明火。加油加气站内采暖时,必须选用包含有除尘功能的锅炉,而且锅炉的烟囱出口必须高出屋顶2m以上,在锅炉烟囱上做好有效防止火星外逸的措施。汽车加油或者加气的时候必须熄灭发动机司乘人员必须下车,乘客在站外等待,并禁止吸烟或用火。在对加油加气设备机器进行检修时,如果需要使用电焊,则应该首先办理审批手续,落实防火防爆措施,经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部门)等多方确认危险排除之后才能施工。在加油加气站内绝不允许检修车辆,以便因敲击铁器产生火花。

2)控制静电。管沟或者地上敷设的油气管道及与设备接头等始端和末端以及分支处必须设置具有防静电的接地装置,通常接地电阻小于30Ω。卸车场地中也必须安装能够防雷电的接地装置,并设置能够监视接地装置情况且能够检测跨接线的静电接地仪。卸载油品的时候应当科学控制流速,防止油品喷溅,引起静电,同时进油管的末端应该放入罐内靠近罐底,并保证没有被弯曲。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安全操作手册,穿戴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工作服。此外,所有的静电接地装置都应该定期保养。

3)防被雷击。所有的油气储罐装备必须有至少2处以上的防雷接地装置。通常,为了节约资源,防雷接地与防静电接地适合共用一套接地装置,但防雷接地的电阻要小于4Ω。此外,埋在地里面的油罐或者液化石油气罐也应当与工艺管道之间相互连接,同时接地。当然站房以及罩棚也需要做防雷处理,一般采用进雷网保护。信息系统的电线或导线方面,必须按照要求全部采用穿钢管的方式配线。同时,配线电缆保护钢管的两端、金属外皮的两端都必须接地。雷雨天气来临时,加油加气站以及附近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最后对所有的防雷设施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问题。

(二)控制生产环境可燃气体浓度

虽然在密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要想完全密封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这也说明仍然会有部分的气体会泄漏到周围环境之中,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控制周围空间中的可燃气体浓度,使其低于爆炸极限下线,那么换气通风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换气通风主要的措施是针对装置有易燃物质的房间,设置通风排气口通风换气稀释泄露气体,避免达到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理论上,对于通风排气具体要求,一般要求室内的可燃气体浓度不得高于该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四分之一。在加油加气站内,所有处在危险区域的房间,都应当尽量做好通风排气措施,并且在通风排气时,要防止密度较大的可燃气体积累在房间底部,尽量通过多处通风等措施对上、下、中以及房间死角内的可燃气体进行全面排放,从而保证无论任何区域,泄漏的可燃气体密度都处于该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以下范围。

(三)防止生产过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形成

据业界人士统计,加油加气站的产品销售中,每年挥发浪费的油气占到全年加油加气站销量的1%,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了火灾隐患,污染了环境,甚至有可能发生爆炸威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当尽量避免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降低火灾爆炸的风险。避免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形成的主要措施:

1设备密闭设备密闭不良而跑、冒、滴、漏出的可燃性物质,可使生产环境浓度大于爆炸下限,如果空气渗入设备也可能使设备内部浓度低于爆炸上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火源就会爆炸。在验收的设备时,必须用水压试验来检查其密闭性,平时应经常测定其是否漏气并采样分析空气中含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当设备内部充满易燃物质时,要采用正压操作,以防外部空气渗入设备内。设备内的压力,必须加以控制,不能高于或低于额定的数值,压力过高,轻则渗漏加剧,重则破裂而致大量排出可燃物质;压力太低也不好,如煤气导管中的压力应略高于大气压,若压力降低,就有渗入空气,形成爆炸危险性浓度。

2)执行硬规定。易燃易爆物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物品受到摩擦、振动、挤压、温度与湿度变化。会处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相互混合后能产生易燃、可燃物的物品,因而造成燃烧和爆炸的隐患也较多。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对及它们存放的场所、数量及存放的条件必须遵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必须进行科学分类单独分隔存放,研究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的危险特性也就十分的重要,一般都要经过加工、储存、运输等方式的转换才能供给使用。

3)不燃替可燃。使用不燃溶剂或火灾危险较小的物质,代替易燃溶与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可为生产创造更为安全的条件,这是防火与防爆具有根本性的措施。可燃液体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的溶剂来代替,这类物质有甲烷的氯衍生物及乙烷的氯衍生物等。

(四)做好生产环境日常消防工作。

1要做好内部管理。加油加气站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规范和相关技术指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结合站内情况,制定每日巡视、定期检查等制度,并做好执行记录。提前交接班,不留安全空隙,做到面对面交接,坚决执行“七交八不交”。站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都必须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持证上岗,当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并达到相关操作的标准,并具有一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事态扩大。

2)严格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由于外来人员,尤其是新购买汽车的成员,对站内的相关规定并不是很了解,容易触碰站内的规定禁区。因此,应当在站外醒目地点张贴“请熄火,关闭手机、不要吸烟”等警示语,对进入站司乘人员提前警示,或不允许乘客进站,从而保证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避免外来的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三、结束语

安全生产大于天。加油加气站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高度的危险性也需要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知识,加强巡查和隐患处理,确保安全加气、安全加油,切实保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杜文锋.消防燃烧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2]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一卷):总论·消防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筑防火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中国消防协会.灭火教援员[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屈立军.建筑防火[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6]崔照宽.生产工艺防火[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