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探析

黎冬莲

屏边县农科局农机管理总站 云南省661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但很多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技术应用范围小、农业生产效率低,这与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不到位、农机管理工作存在不足有很大的关联。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机新技术;推广策略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对农机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是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的,也无法提升农机管理水平。同时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也不理想,这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阻碍,导致农户无法将农机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所以,面向基层全面推广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1农机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国应用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这种模式降低了土地的承载力。同时,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但从长期来看这对土壤和环境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差异性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传统生产模式的创新。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比较重视,有利于耕地质量的持续提高,但广大农民群众对这些技术很难掌握。通过有效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使技术应用速度得到提升,使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机械化是重要的标志。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引进和使用先进的机械和设备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还可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更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使农业生产活动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完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推广部门会通过开展示范和指导等手段来实现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对接,进而在农业生产当中将新技术的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

2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机安全管理意识较差

新设备的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如果农机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威胁到操作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农机的操作者和管理者都是农民,一些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等因素,对农机管理并不重视,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包括没有按照要求挂牌、没有定时年检、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很少对农机设备开展维修保养工作等。

2.2宣传工作不到位

当前,政府在进行农机管理、农机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存在重视度不足、宣传方式不到位的问题。无法通过宣传工作让农户了解农机管理的重要性、农机新技术的各种优势等,所以农户对这些新鲜事物持有怀疑态度,很难接受、应用农机新技术。

2.3农机新技术的培训与指导不到位

农机新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特征,这对宣传推广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对技术和对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来帮助农民了解这些技术,掌握农机设备的应用方法和管理方法。但是很多地区对于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和培训都不够重视,无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在人才投入方面都存在欠缺。还有部分地区虽然重视农机的推广与销售,但对于后期的应用指导不够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在应用技术和设备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农机新技术的价值和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3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策略

3.1完善管理机制

新时期,政府部门要建立专职管理部门,定时检查农户的农机设备、指导农户开展维修保养工作、指导农户进行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同时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当前的农机管理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如:与农户签订责任证书,将农机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个农户身上。农户要积极学习农机新技术,熟练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拒绝酒驾,拒绝无证驾驶,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对农作物造成伤害,保证农机安全运行;针对内部的工作人员也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日常培训工作也应当与奖惩制度挂钩。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农机管理相关的法规条文,具备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重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领导者也要以身作则,重视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督查。一旦有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必须严厉惩处,这样管理制度才不会流于形式。

3.2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

无论是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是农机的管理,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持。从短期来看,这些资金投入可能难以表现出效果。对于农民来说甚至会因为这部分支出而影响收入,这也是他们对新技术和新设备表现出抵触心理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补贴和扶持等手段来实现农机新技术的普及。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广大农民,都要树立起长远的眼光,认识到农机新技术的重要性。政府要在农机设备采购和管理方面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惠民补贴的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农户提供贷款服务。通过降低门槛、完善审批流程的形式来为农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农机管理服务,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这样可以满足农机管理的实际需求。

3.3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近年来,农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市场上出现了型号不同、应用优势不同的农机设备,不同的农机设备对应着不同的操作技术、管理方式。主管部门在选择农机型号时,要考虑当地农业的生产情况、农民的农机操作习惯等,选择最适合当地农民的农机型号,之后开展大范围的推广工作,让更多农民快速接受新农机设备。如果当地的地势较为开阔,土壤肥沃,农民要优先选择大型设备,这样才能够高效率生产,例如选择大型深耕机。农民通过操作该机械进行深层松土,能够提高土壤活性,让深层土壤通风、杀菌等,有利于作物根系快速生长,也能够实现增产增收。此外,还可以推广机械分拣技术,提高农民的收获效率,但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深入实地,把握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了解当地农机市场的实际情况,以获得更多推广依据。

3.4培养专业的宣传推广人才

政府需要在乡、县、市建立专门的推广部门,培养大批宣传推广人员。通过内部培训、外出观摩、参与农业博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推广人员对推广工作的认识度。还可以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推广责任制,让推广工作成为推广人员的考核指标,提高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完善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增强农业生产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农机新技术正在向着精准农业和高技术农业的方向发展,农机新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樊树叶.立足新常态,谋求农机新发展,助力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促农降本增效[J].河北农机,2021(S1):74-76.

[2]马红梅.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临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农业机械,2021(8):67-68,72.

[3]哈勒木江·阿别尼.立足农机新技术推广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