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岔辙叉部位小机打磨补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浅析道岔辙叉部位小机打磨补充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工务段  徐先威  252004

摘要:本打磨方法只适用于MZ站9号道岔“P60-12(专线4249)”。道岔打磨作业目的:通过小机打磨与道岔打磨列车打磨相结合,实现整组道岔连续贯通打磨作业,消除或减轻打磨车受限区轨面肥边、鱼鳞纹和掉块等伤损的发展,做好道岔内及其前后钢轨廓形连接,有效改善轮轨匹配关系,延缓钢轨伤损发展、延长轨道设备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提高列车过岔平顺性。

关键词:道岔辙叉部位;小机打磨

、打磨范围

1、辙叉心轨翼轨区域打磨主要是翼轨垂直磨耗及廓形打磨、辙叉心翼轨降低值打磨,辙叉前后钢轨廓形顺接补充打磨,直护轨处基本轨廓形补充打磨。

2、道岔钢轨及前后钢轨肥边打磨。

3、道岔辙叉前后抵扣焊缝打磨。

二、组织实施

1、人员组织

(1)现场人员:YC车间打磨小组,共计6人。

(2)计划作业时间:7月10日至7月12日

(3)现场作业人员分工

维修负责人陈班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打磨维修作业组织、作业质量、作业进度和全面安全工作。主要内容是做好打磨作业前工作量调查和作业中实际廓形与目标廓形比对,为打磨作业,提供打磨量和打磨遍数提供依据,并做好打磨后检查验收工作。

2、作业机具

垂直打磨机1台,道岔打磨机1台,仿形打磨机1台,廓形尺P60和60N各一把。降低值测量仪尺(道尺)1把、便携式手砂轮1台、发电机1台,一米钢直尺1把、护目镜、护膝、记录仪,扫帚,防护备品。

3、廓形测点设置

(1)MZ站9号辙叉前钢轨廓形顺接到岔前焊缝接头,测点设置在51号枕为测点1;

(2)MZ站9号辙叉直曲翼轨廓形,测点设置在57-58号枕间为测点2测点3;

(3)MZ站9号辙叉后钢轨廓形顺接到岔后焊缝接头,测点设置在66号枕为测点4;

(4)MZ站9号直护轨处基本轨廓形,测点设置在61号枕为测点5。

4、辙叉心翼轨实测降低值

心轨断面宽度

直向心轨降低值

侧向心轨降低值

20

7.51

7.81

30

7.05

7.78

40

6.49

6.65

50

6.08

6.52

5、道岔轨件病害调查

(1)道岔直向翼轨垂磨。

(2)辙叉前后钢轨廓形顺接不良。

(3)钢轨廓形打磨角度,工作边打磨角度范围10°至30°、非工作边-10°至-15°。

6、辙叉心翼轨降低值标准

心轨断面宽度

12号辙叉心

位置(mm)

设计降低值(mm)

20mm

961.7

7.4

30mm

841.5

6.9

40mm

721.3

6.5

50mm

601

6

三、打磨作业方法

1、采用垂直打磨机和道岔打磨机组合作业式模式,对钢轨顶面廓形不良的范围内进行打磨,按每2°~5°角度调整打磨。

2、作业时由负责人统一安排打磨机的角度调整,确保控制打磨作业质量,每完成一个对应角度的打磨后,使用廓型尺测量一次廓形,廓形达标后调整打磨砂轮角度再次开始打磨,直至钢轨轨面廓形达标。

3、垂直打磨机调整砂轮角度后,确保钢轨被切削面居于砂轮的中心线上,从钢轨外侧向内侧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勤测量各测点及其前后廓形,防止对同一角度打磨过量,并做好打磨钢轨整体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4、垂直打磨机打磨作业中砂轮要轻收轻放,调整至火花合适后,在本次的打磨过程中不再调整,以保证打磨的廓形一致,同时做好起收砂轮的顺坡长度。

5、垂直打磨机打磨作业中钢轨轨面每个角度的打磨,具体打磨变数及打磨量根据对应角度病害情况进行确定,实时进行测量分析的数据进行修正。

6、道岔打磨机打磨作业中,调整好砂轮高度,对钢轨作用边肥边和钢轨工作边大角度轨顶角R=8mm下半部区域,打磨机砂轮片调整范围从0°~30°进行打磨。打磨从0°开始根据现场测量分析数据决定每个角度的打磨次数及打磨量,每次调整砂轮以2°~5°变换调整,起收砂轮要轻收轻放,持机平稳,用力均匀。

7、针对心轨翼轨部分。如心轨状态良好,在保证心轨降低值的前提下,先对翼轨进行平顺性打磨后再按照廓形精修理。如心轨有肥边、低塌、掉块、裂纹的情况下,应在保证心轨正常使用状态下先对心轨进行精修理,再按照心轨降低值修理翼轨。道岔辙叉直向和侧向心翼轨降低值偏差较大时,优先保证直向心轨降低值达标,然后再确保侧向过岔降低值不超限。

8、针对焊缝和接头。打磨过程中使用1米钢直尺(绝缘接头使用1米绝缘直尺)进行测量,主要消灭高低错牙,使其与前后平顺。

四、辙叉病害伤损修复打磨顺序

1、先翼后心,就是先翼轨后心轨。由于翼轨高于心轨,先打磨翼轨,可以优先改善轮轨过辙叉时的冲击力,即使当日天窗不能打磨到位,对改善轮轨关系仍然有利。

2、先外后内,就是先打磨钢轨顶面中心线外侧后打磨顶面中心线内侧范围的轨顶廓形。翼轨顶面中心线内侧一般都出现垂磨,比外侧顶面低,先打磨外侧,消除高的部分,才能更好的恢复整个断面廓形。

3、先高后低,就是无论打磨哪个部位,先打磨高点,才能循序渐近的恢复廓形,既提高效率又便于保证质量,控制打磨,避免出现失误。

4、翼轨先直后曲,就是打磨翼轨时先打磨与直股相联的翼轨后打磨与曲股相联的翼轨。一般来说,直股翼轨通过的车辆数量和速度都高,垂磨量大于曲股,轮轨关系差,冲击力也最大,必须优先改善。曲股翼轨过车少,且速度低,垂磨少,介于可打磨与否之间,对行车平稳性影响不大。

5、心轨打磨先曲后直。由于心轨顶面是个整体,一般直股侧垂磨大于曲股侧垂磨,曲股侧高于直股侧,必须按照先高后低的顺序进行打磨。

五、安全措施

1、严格遵守钢轨修理管理规定,按规程办理相关封锁、开通手续,杜绝出现超范围、超时间作业。

2、上道前必须对打磨机具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上道作业。

3、在一起作业时,应统一指挥,相互间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机具碰撞伤人。

4、机具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进行检修,严禁用手拨动运转中的部件。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和机具使用人员要对机具进行检查,有碍安全的机具不得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5、必须按规定着装、反光标识齐全有效,打磨机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内燃机具时做好防机械伤害的安全预想,使用发电机或电动工具防止联电,安装漏电保护器。

6、防护员和现场负责人之间必须保持联系,一旦联系中断,人员和机具必须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7、严格遵守现场作业秩序,运行的机具间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防止火花喷溅的防护措施。

8、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完毕后,必须严格落实回检制度,确认达到正常速度放行列车条件,执行机具材料清点确认制度,工完料净、方可防护撤出销记开通线路。

9、在轨道电路地段,注意不得损坏接续线,作业中防止联电,影响行车信号。

10、严格对绝缘接头位置全断面清扫,轨端与轨端之间、夹板与钢轨之间的绝缘层、轨底下表面的铁屑清扫干净后方可结束作业。

六、应急预案

1、现场备一套医药箱,备齐常用药品和伤口包扎用品,发生中暑、轻微伤时,方便现场进行简单治疗。发生人身伤害时,立即拨打120进行求救。

2、作业中发现线路出现连续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必须停止作业,派专人监视,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若碎弯继续扩大,通知车间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限速或封锁等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参考文献

[1]《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TG/GW101-2014)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总科技[2017]172)

[3]《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总工电〔2019〕34 号TGGW102-2019

[4]《铁路道岔转换安装手册》

[5]《普速铁路钢轨打磨验收标准》(铁工电[2021]20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