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中的"陷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医学影像中的"陷阱"

管英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各类临床疾病发生概率也在不断提高,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在临床上,针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方式繁多,但如何进行患者具体疾病类型的判断,并合理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是各类临床疾病治疗的主要难题。面对这种情况,做好各类临床疾病的明确诊断,以方便进行针对有效的治疗便十分重要。目前,医学影像检查是临床诊断各类临床疾病的有效手段,合理运用医学影像检查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从而能够为患者的具体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但是,在医学影像检查及诊断中也存在一定的“陷阱”,故明确其中的“陷阱”,对于患者的对症干预治疗和明确诊断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放射科医学影像中的“陷阱”进行简单的科普,现报道如下。

1.医学影像:包含影像技术和影像诊断、治疗

1.1 什么是医学影像诊断

是借助影像设备(如X光机、超声、磁共振、内镜等)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通过各种检查对人体内部的影像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能够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且直观的诊断依据,对于患者具体疾病类型的明确诊断和对症干预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什么是医学影像技术

在临床上,放射科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含X光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MRI成像技术和PET成像技术等。

1.2.1 X光成像技术

X线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中的X线是指一种特殊的电磁波,根据其的波长、频率和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X线穿透人体后,吸收程度不同,到达感光板上的X线量有差异,呈现出不同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医生可以根据X线图像,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也可以排除病人某些疾病。X线检查中包含X线透视、数字X线照相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胃肠道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等项目。鉴于成像原理和成像对比度,各类X光成像技术在骨科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

1.2.2 CT成像技术

CT检查方式其实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组织进行扫描,将X线转变为可见光,再转变为电信号、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图像,密度分辨率远高于普通X光成像,获得更为清晰、准确的图像,因此广泛应用于各部位检查。目前,CT检查技术中包含CT平扫、CT增强扫描、CT定位扫描、CT定量测定、心脏及冠脉CT扫描和CT血管造影等项目,该技术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脊柱等人体各个部位的扫描和检查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是目前最为广大患者熟知和接受的检查。

1.2.3 MRI成像技术

MRI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较强的外部磁场与人体当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时产生的磁共振现象,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成像,以方便医生进行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MRI成像技术具有成像效果好和无辐射损伤等优点,但也存在价格昂贵的缺陷。该技术常应用于心脏疾病、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脊柱疾病的诊断中,对软组织病变的检出具有非常优势。

1.2.4 PET成像技术

PET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正电子放射性同位素的成像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于人体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对同位素代谢差异成像,帮助医生判断疾病方向,有助于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PET成像技术具有成像效果好的优点,但该技术也存在价格昂贵和成像速度慢的缺陷,根据成像原理,多应用于肿瘤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医学影像中的“陷阱”

    在深入探讨医学影像的“陷阱”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大部分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均技术成熟,在符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均可较为客观且有效的反应患者的体内情况,故医学影像中的“陷阱”多是指医生在观察医学影像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导致医学影像诊断的“陷阱”的发生原因主要包含患者资料填写错误、影像学表现描述不确切、缺乏全面观察和主观臆断等。

2.1 患者资料填写错误

在临床上,患者在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前往往需要进行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和影像检查号、检查部位等资料的填写,若这些基础资料填写时发生错误,便可能导致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出具后张冠李戴,受检者拿到不属于自己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在临床上,该问题发生后若及时发现尚问题不大,但若不能及时发现,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2.2 影像学表现描述不规范

在诊断报告上,对于患者的影像表现有详细、规范的描述模板,要求描述准确,重点突出,首尾呼应,不同的描述往往代表了不同的疾病,诊断报告属于医学文书,涉及医疗事件和与临床的交流沟通,但是,当影像学表现描述不规范时,会误导临床对疾病的判断,病人对检查的不信任。

2.3 缺乏全面观察

在临床上,医生在进行阅片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明显病灶,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导致对某些不明显病灶的忽略,从而出现漏诊情况,不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

2.4 主观臆断

    主观臆断也是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一个问题,出现几率较低。在影像诊断过程中,有些医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病灶描述,即便影像的实际情况与描述欠吻合,该现象会导致严重的误诊,这种现象要坚决杜绝,一定要根据影像进行鉴别诊断,给临床提供准确的辅助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种检查技术各有优缺点,而诊断中的“缺陷”不可避免,但医生仍需要加强防范意识,严格践行行业规则流程,多关注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避免低级错误,加强专业技能,不断坚持学习提供,以避免医疗影像诊断“陷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