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2

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董笑

150121199308165524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水彩画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种通过水调和透明原料进行绘画的艺术方式。对比其他绘画艺术,水彩画给人一种更加通透的视觉体验。从最早明清时期由西方艺术家引入,到如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中国水彩画艺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艺术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文明层面的产物,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水彩画艺术也在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赋予了水彩画艺术更具时代性的特征,多元化已然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必然趋势

引言

站在广义角度来看,以水为媒介的绘画均被称为水彩画。从狭义角度分析,水彩画是借助水来调和颜色并在特定画纸上将湿润、透明等特点呈现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水彩画自传入中国后,发展十分曲折,但在诸多水彩画家们的努力下,水彩画在我国取得了极佳的成就。尤其是早期画家,他们的努力、坚持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奠定了开拓性基础。我们通过将中国绘画与外国绘画有机融合,并不断创新,使水彩画具备了中国绘画的特色,而这也是对水彩画艺术形式的创新。中国水彩画就是以传统水彩画为基础,不断进行探索与革新,进而形成了多元化的中国水彩画体系。

1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史

自古以来,人们的劳作实践留下了很多艺术,创造了很多美,水彩画艺术就是如此,它是人们劳动所得的产物。作为一门自古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水彩画可谓是神秘且美丽的画种。多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便是当时人类使用简易的绘画工具调和矿物质颜料而创作出的水彩画。据史料记载,人类最初就是使用树胶调和矿物质颜料绘制水彩画并记录生活与生产作业的。在其他画种出现前,水彩画就是主要的记载与绘画媒介。在文艺复兴时期,水彩画迎来了发展的转折期,此时出现了纸本水彩,如《野兔》。在文艺复兴时期,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发展。到17世纪,水彩画的发展在英国取得了质的进步,正因如此水彩画艺术扎根并成熟于英国。此外,新媒介的出现也使艺术界对水彩画进行了重新定义,即水彩画是以水作为媒介的,使用水性颜料绘画出的作品都是水彩画。如今,水彩画进入中国已有百年之久,尽管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它和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较为相似,传统绘画与水彩画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水彩画艺术,并在我国绘画艺术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彩画自传入我国后,共经历了三次繁荣发展阶段,即清朝末期、1950年前后及改革开放后。清朝末期,新式美术教育盛行,因为水彩画的绘画工具使用便利、价格低廉,所以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与青睐。1950年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便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也促使中国水彩画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出现了很多实力派画家,也创作了很多代表性画作。而在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及现代绘画等涌入中国,使我国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充实,他们的艺术思维也受到了冲击与碰撞。

2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艺术本身伴随着明显的抽象性特点,尤其是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更多是对创作者的创作思维进行表达,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反映出当时的背景和创作者的心理与情绪,从而呈现出绘画作品的个性魅力。同时,考虑到不同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差异,创作者在创作水彩画期间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从而促进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水彩画创作中,便能够明显感受到苏联水彩画的风格。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水彩画创作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其次,水彩画创作中,艺术家们因为身处于不同的人文环境,同样会在水彩画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仅从我国来看,南方艺术家和北方艺术家的水彩画创作就会表现出差异。其中,南方艺术家的水彩画创作更多展示的是山水风光,而北方艺术家则更多反映塞外风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水彩画派系,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最后,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也会受到哲学基础和审美基础的影响。例如,我国艺术家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便会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这使得艺术家的水彩画创作更多地向着写意和灵动的方向靠拢,并在水彩画中给人一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感受。

3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路径

3.1充分发挥展览的导向作用

如今,我国对水彩画的展示主要是通过展览,而很多权威性展览都是由官方组织并举办的,特别是连贯的届展、学术展。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展览,都涉及评审参展、获奖等流程,不仅能促进水彩画健康、持续发展,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展览导向作用的要点有以下几点:一是与时代主题高度契合,在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传递正能量、共创和谐社会方面下功夫,确保展览能够吸引更多人参观并与之产生共鸣;二是发挥展览的媒介作用,达到宣传、普及水彩画技法、理论、流派、历史文化等目的,使民众通过参观展览更深入地了解水彩画,进而喜爱并关注水彩画,助力当代水彩画发展;三是依托展览助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在文明互鉴的大环境下探索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出路,引领业内人士潜心研究,同步开展学术研讨、评审等活动,解决现阶段水彩画本土化发展难题,如风格不鲜明、理论不扎实等,营造崇尚艺术、追求真善美、彰显个性的水彩画发展氛围,继而在发挥展览导向作用的前提下落实当代水彩画发展目标。

3.2风格形式多元化

在我国水彩画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写实主义风格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艺术家在进行水彩画作品创作时,往往会选择在作品中对生活环境和生活特征的细节进行还原。从近些年创作的水彩画作品来看,很多艺术家在延续着写实的创作风格。写实风格虽然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水彩画的魅力和价值,但如果在水彩画创作中只有写实风格,则会限制我国水彩画的发展,并使艺术家进行水彩画创作时产生思维局限,造成一种思维的固化,不利于我国水彩画的发展。同时,在水彩画创作中,如果仅仅是将写实风格的技巧停留在了绘画的表面,也会限制水彩画社会价值的发挥。因此,水彩画的创作需要更多地关注当前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从而带给水彩画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水彩画的风格形式发展中,除了写实主义外,也需要把握好时代特点和时代需求,要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下人们审美的变化,然后进一步针对水彩画的创作形式进行创新,如进行抽象风格形式的水彩画创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水彩画风格形式,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其间,艺术家可在水彩画创作中加入一些夸张形变和抽象线条等,进一步提高水彩画的张力。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水彩画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尽管在各位前辈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结合发展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水彩画画家们解决。要想促进中国水彩画的革新、进步,我国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艺术,再不断进行创新、优化,将我国民族特色融入其中,汲取更多传统绘画的营养,这样便可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针对中国水彩画艺术,我国要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为我国水彩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文静,王巍.情感因素在水彩绘画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J].艺术研究,2022(2):24-26.

[2]黄滨.再析水彩画的基础与艺术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8):95-97.

[3]郑杰.水彩画技法语言的创新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22(4):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