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肥胖症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肥胖症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周彩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肥胖症儿童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肥胖症儿童8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参比组,各40例,参比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儿童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儿童遵医行为、家属照顾能力、儿童血脂水平以及儿童体重变化。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儿童遵医行为以及家属照顾能力评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儿童血脂水平以及体重控制效果优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肥胖症儿童及时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儿童的遵医行为和家属照顾能力,从而改善儿童血脂水平以及体重。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

肥胖症多数是由于长期饮食不合理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所造成的体内脂肪堆积,从而造成体重过度上升,尤其是近年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不断改变,导致肥胖症儿童的患病率明显上升。长期处于肥胖体质会导致儿童血脂水平上升,影响儿童的健康及生长发育[1-2]。为进一步改善肥胖症儿童的体质量,本文笔者详细分析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肥胖症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详情已在文中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肥胖症儿童80例,将所有儿童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法分成实验组与参比组各40例。实验组儿童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岁~9岁,平均年龄为(6.50±1.00)岁。参比组儿童中分为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岁~10岁,平均年龄为(7.00±1.10)岁。两组儿童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此次入选的儿童已经过临床相关检查确定符合肥胖症标准;②入选的儿童临床资料完整,智力和语言功能正常;③儿童及家属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了解,自愿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儿童;②伴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儿童;③存在严重心脑血管以及脏器疾病的儿童;④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儿童;⑤存在严重免疫性疾病儿童;⑥依从性较差的儿童及家属。

1.2方法

参比组儿童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儿童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首先护理人员要详细评估掌握儿童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心理状态、饮食情况、家属认知度以及照顾能力等,并总结临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最终分析总结结果制定出合理性的护理管理方案。②心理认知教育:通过一对一教育指导、视频软件播放等多种方式增强儿童和家属对肥胖症的认知度及重视度,使家属能够正确认知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儿童体质造成的影响,提高儿童的遵医行为和家属的照顾能力;并且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引导,借助动画视频或者游戏互动等方式,安抚儿童的焦虑情绪,提高儿童的依从性。③居家管理:为儿童建立个人档案,要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了解掌握儿童的体重控制情况。并为儿童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要确保营养均衡,并以少食多餐为主,可多添加具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多食用水果及蔬菜,饮食中多添加不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忌食油炸、辛辣以及脂肪过高的食物。并帮助儿童及家属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管理期间要杜绝吃零食、碳酸饮料以及膨化食品;同时为儿童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指导儿童每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儿童体操、长跑、散步、游泳、踢球以及跳绳等运动,运动强度要根据儿童的耐受度而定,每日运动时间要达到一小时。

1.3效果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儿童遵医行为、家属照顾能力、儿童血脂水平以及儿童体重变化。②运用自拟调查问卷表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儿童遵医行为以及家属照顾能力。③检测对比护理前以及随访一年后两组儿童的血脂水平以及体重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指标描述用(±s)处理以及t检验,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评分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儿童遵医行为和家属照顾能力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以上指标评分结果均高于参比组(P<0.05),见表1。

1评分指标对比(±s)

分组

n

护理管理质量/分

儿童遵医行为/分

家属照顾能力/分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实验组

40

6.3±0.5

9.6±0.4

6.4±0.6

9.4±0.6

6.2±0.8

9.5±0.5

参比组

40

6.2±0.2

8.6±0.3

6.5±0.7

8.5±0.4

6.1±0.7

8.9±0.4

t值

1.1744

12.6491

0.6859

7.8935

0.5949

5.9263

P值

0.2438

0.0000

0.4948

0.0000

0.5536

0.0000

2.2 两组血脂及体质量对比

最终两组数据结果对比显示,护理前两组儿童的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参比组(P<0.05),见表2。

2临床指标对比(±s)

分组

n

HDL-C(mmol/L)

LDL-C(mmol/L)

体质量(kg)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实验组

40

0.8±0.3

1.3±0.7

2.8±0.5

1.9±0.3

46.2±2.8

31.5±1.5

参比组

40

0.9±0.4

1.1±0.5

2.9±0.6

2.2±0.5

46.1±2.7

40.9±1.8

t值

1.2649

1.4704

0.8097

3.2539

0.1625

25.3729

P值

0.2097

0.1455

0.4205

0.0017

0.8713

0.0000

3讨论

单纯性肥胖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由于多数儿童家属缺乏对健康饮食的认知度及重视度,加之过度溺爱,从而导致儿童的生活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失衡,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而造成体质量逐渐上升,且超出正常范围。当儿童体质过度肥胖后,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以及生长发育。所以及时纠正儿童的生活饮食习惯,合理控制体重发展是确保儿童健康及成长发育的关键[3]。为此,我院对肥胖症儿童开展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且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护理管理效果。此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及时掌握儿童及家属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开展针对性的认知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干预,及时纠正家属及儿童存在的错误认知及行为,使家属能够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并且通过家庭指导管理,确保儿童在居家生活中能够达到合理饮食及合理运动,从而能够帮助儿童改善体质量,降低体内血脂水平,减轻肥胖症对儿童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4-5]

以上结果表明,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肥胖症儿童护理管理中,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儿童体质量以及降低疾病危害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姣姣,蒋慧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家庭护理干预[J].心理医生,2018,24(31):314-315.

[2]陈丽,王娟.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护理与健康指导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0,18(20):110.

[3]赵成香.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护理与健康指导[J].医药前沿,2019,9(10):178-179.

[4]杨秀,陈阳珍.营养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体重指数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21,13(6):190.

[5]丘永肖.小儿肥胖症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母婴世界,2021,15(33):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