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浅谈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展分析

龙霞

(祁东县红旗水库管理所  湖南衡阳  421600)

摘要:随着技术和政策的进步,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现状,包括技术和管理的滞后、资金短缺以及社会参与度低。接着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如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政策支持加强以及社区参与度的提高。最后,提出了针对现状的改进建议,旨在推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水利水电;管理现状;发展趋势;社区参与

引言

农村地区由于其地理、经济和社会特点,其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与城市地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技术、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变革,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改进建议。

现状分析

1.1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的落后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长期面临技术与管理的双重挑战。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金和资源限制,很多农村地区无法获得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这导致了大量的传统、落后的技术和方法仍在使用,而这些方法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效率低下,且质量不稳定。例如,老旧的机械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工程进度受阻。管理手段的滞后也是一个严重问题。许多农村水利水电项目缺乏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从而增加了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对于新技术和方法的培训机会也很少,导致工人和工程师的技能与知识都停留在过去。

1.2资金短缺与维护不足

资金短缺是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尽管这些项目对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但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弱,很难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些项目。这种资金限制导致了很多工程只能选择使用较低成本的材料和方法,从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更重要的是,即使工程建设完成,由于资金短缺,也很难为其提供持续的运行和维护资金。很多农村水电站因为没有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而处于停机状态,导致电力供应不稳定。

1.3社会参与度低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个关乎每个村民生活的重要项目,理应让村民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一理念并未得到广泛的实施和认同。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了一个重大障碍。政府和开发商在规划和实施工程时,由于缺乏与社区的有效沟通,很难获得关于社区实际需求的准确信息。而社区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村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获取信息的途径等方面的限制,可能对工程的长远影响和潜在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也增加了沟通的难度。很多农村居民可能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意见和需求。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沟通障碍可能导致工程决策偏离了社区的真正需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有限,很多时候,政府和开发商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区的真实需求和意见。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激起社区的反感和抵制,进一步增加工程的实施难度。

发展趋势

2.1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

在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农村水利水电工程也不再滞后于时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为工程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例如,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和传输工程的运行数据,使得管理者无需亲自到现场也能了解工程的状态。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还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GIS系统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详细的地理信息,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规划和设计。无人机巡查则为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选择,能够迅速检查工程的状态,特别是在难以到达的地方。此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也逐渐实现智能化。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工程的各种数据,如流量、电量、设备状态等,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工程的优化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2.2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例如,为了鼓励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政府提供了税收减免、贷款利率优惠等政策支持。此外,各级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这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

2.3社区参与与共建共享

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单方面决策和建设的,而社区居民则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民主、参与的要求日益增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反馈。在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发商和政府会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阶段,社区居民也会参与到管理和维护中,确保工程真正满足社区的需求。此外,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水电工程也逐渐实现了共建共享的模式,如通过众筹、合作社等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工程的建设和收益中。

改进建议

3.1加强技术与人才投入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和人才的支持。首先,在技术方面,需要与时俱进,跟踪国内外最新的水利水电技术,尤其是针对农村特点的创新技术。此外,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如智能化的监控系统、节能环保的材料等,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益,还能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在人才培训方面,要重视从基层到高级管理的全方位培训。这意味着不仅要为基层工人提供技术培训,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训。通过定期的研讨会、外部培训和学习考察,确保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对于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可以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他们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3.2强化资金保障与利用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资金来源应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政府投资,还可以引入私营部门的资金,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还能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工程的效益。此外,社区众筹也是一种创新的资金来源。通过互联网平台,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到工程的投资中,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又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参与感。在资金利用上,要注重效益,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和审计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和管理,防止资金浪费和腐败。

3.3促进社区参与与沟通

社区是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对工程的需求和期望是最为直接和真实的。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社区的声音能够得到及时的听取和反映,是提高工程效益的关键。建立社区参与委员会或工作组,让社区代表直接参与到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的需求,还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要加强与社区的日常沟通和信息公开。通过定期的社区大会、工程进展报告等方式,及时向社区汇报工程的进展和问题,听取社区的反馈和建议。

结论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伴随着众多的挑战。要想真正推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当前的现实条件,进行深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同时,政策支持和社区的参与与共建共享,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社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日益加深,相信未来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将会呈现出更加繁荣与活跃的景象,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明,李松,刘彦玲,等.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8,30(10):82-88.

[2]闫传良,王双勇,袁昌俊,等.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3):57-60.

[3]王小明,赵丽华.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14):237-2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