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市线性工程规划报建BIM交付技术规定编制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2

关于深圳市线性工程规划报建BIM交付技术规定编制的思考

宋文超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数字化整体转型的要求,BIM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思考如何制定BIM规划报建模型提交文件要求与模型标准,研究内容包括深入分析深圳市线性工程相关规范与标准,研究不同参与方对BIM模型文件的具体要求,并探讨模型标准的制定。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BIM交付实践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推进BIM技术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规划报建;线性工程;BIM标准体系

1

1.1 项目背景

BIM技术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软硬件条件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在深圳市政府发布的103号文件中,规定到2022年末,将基本建成BIM报批报建平台,并实现BIM模型与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的对接。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基于BIM的审批监管。相关部门应纳入BIM技术应用的要求,例如规划和自然资源、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部门,在规划审批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比选,辅助审批工作。这项工作是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1.2 目标和意义

目前,传统的二维图纸与电子报批审批方式在规划报建阶段存在复杂规则和庞大工作量的问题。随着建设规模扩大、业务增多和审查内容增加,现有流程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新的高效方法。利用BIM进行规划报建技术指标审查具有“即时审查、一键提取、自动比对、监管有据、高质高效”的优势,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推动城市治理智能化,助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因此,BIM在规划报建阶段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3主要研究内容

收集线性工程BIM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BIM行业发展中的政策、标准、技术和平台等影响因素。制定工作方案并对管理局进行现状调研,通过调研材料梳理分析线性工程领域BIM规划管理标准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或解决方案。在参考既有深圳BIM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规自局规划审批业务特点,编制《深圳市线性工程BIM规划报建管理标准》。另外,通过开展典型市政道路、城市轨道等线性工程项目的试点,对相关建设和设计单位进行调研,以验证数据准确性和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

2BIM规划管理需求调研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深度访谈+案例收集”的方式,我们对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分局以及龙岗分局进行多次调研。在这过程中,我们系统分析了国内线性工程BIM应用案例,并与其他工程领域的BIM实施及管理情况进行对比。调研结果归纳总结了线性工程规划报建审批的要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线性工程,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综合管廊工程,我们结合工规报建业务特点和审批人员工作需求,展开针对性的调研,以制定信息模型交付技术规定的内容。

调研的重点关注了交付技术规定成果文件是否能够有效支持线性工程规划报建的审查,是否充分涵盖当前的线性工程类型。我们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信息冗余或缺失的情况,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当前工规报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实现BIM报建平台自动审查项的建议。这样的调研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线性工程规划报建阶段的BIM应用情况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BIM规划报建在线性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3.1 BIM在其他城市线性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南京市在BIM规划报建方面走在前列,已开展试点片区新建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辅助规划报建、施工图报审和竣工验收管理。南京市采用BIM智能审查云平台替代原有的二维审查,成为国内首个应用BIM技术进行规划报建和审查审批的城市。首次进行方案报审交通市政建设项目,采用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智能审查系统进行BIM规划报建,通过智能化审查实现与规划局内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与CIM系统衔接。南京市规自局创新研发了“宁建模”BIM轻量化自主格式,BIM规划报建、施工图报审及竣工验收管理,都通过“宁建模”格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BIM模型数据的一致性要求和全过程流转,有利于设计、建设单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南京市的BIM应用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2 国内深圳市BIM标准分析

国家级BIM标准目前主要包含5大标准,重点聚焦在建筑工程领域。同时,各省市也陆续发布了相关BIM标准,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共计48本BIM相关标准,覆盖了9种工程类型。深圳市线性工程BIM标准体系包含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两大类,涵盖了勘察、道路、桥涵、隧道、综合管廊、市政管线、公交场站等多个领域。

4深圳市线性工程BIM规划管理标准的编制

4.1 编写思路技术路线

1)前期研究与充分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和与市规自局与区管理局进行充分沟通,获取线性工程工规审批要点,为制定BIM标准奠定基础。

2)确定建模需求:根据审批要点,明确建模过程中需要建立哪些构件、须录入哪些信息,以提供审批所需的模型支持。

3)制定BIM标准:考虑到标准体系框架及BIM模型深度随全生命周期逐步深化的特点,参考已有BIM标准体系,对工规审批阶段模型进行删减、增添及修改,以满足审批要点、平台建设及模型延续性要求。

4)征求专家意见:征求线性工程各专业资深专家的意见,确保报建模型深度符合传统设计习惯;

5)借鉴其他城市标准:借鉴广州、雄安、南京、厦门等地现有标准,吸取先进经验,以确保本标准的先进性。

6)实际测试与调整:在实际报建项目中进行测试,验证标准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7)形成成果后进行二次调研或审查,确保符合相关部门要求。

结合以上编制思路,建立了编制技术路线:

线性工程BIM规划管理标准编制技术路线

4.2 编制原则

符合性原则:本标准编制应充分结合国内外先进标准体系,继承、完善深圳线性工程BIM标准体系。同时,考虑到BIM模型深度逐步完善的特点,应充分考虑各阶段模型的传递,确保符合国标、行标和市标的框架。

兼容性原则:线性工程规划管理标准应与场站、周边既有设施、后续施工及运维阶段、房建类规划管理等相关标准充分结合,共同为规划报建平台提供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支撑。

前瞻性原则:本标准编制立足实际,适度超前,对工规报建BIM模型交付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为规划审批平台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导。尤其是为未来自动化审批提供模型基础和总体思路。

适用性原则:整理工规阶段审查项,并调研形成深圳市线性工程规划审查要点,符合深圳市规划审批相关要求,为规划审批平台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结合线性工程BIM建模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平台要求、模型完整性、建模习惯等方面,整合形成具体交付要求,有利于在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内推广。

5线性工程BIM规划管理内容

5.1 总体说明

本研究对象为线性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综合管廊工程、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涵盖了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研究的重点是BIM模型在线性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报建)阶段的应用。在这一阶段,BIM模型将用于规划审批,为各类线性工程项目提供建模支持,使审批流程更加高效、精确。通过探索线性工程BIM应用的技术路线,以及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BIM规范和标准。

5.2 交付技术规定主要内容

基本规定:明确BIM模型应符合规划报建相关要求,规定模型基本元素、组成、拆分、命名、图模一致性及数据格式等。

协同管理:明确坐标、高程、度量单位、项目基点及定位点等协同进行规定。

模型要求:此处内容为本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模型拆分及精细度、命名规则(文件夹、文件、各专业代码)、版本管理等。

交付与审核:包括交付物的内容及相关要求、审核的相关内容及要求等。

附录:附录:此处详细列出模型的要求,包括每个构件及相关信息的细节。

5.3模型元素交付要求

以道路工程为例,我们将规划审查项分为以下7大类:基本信息、道路平纵横、元素要求、模型信息要求、总体信息等。在BIM审查内容中,我们细化了23余项审查需求,逐条采用“应具备/宜具备/可不具备”表示为“▲/△/-”。同样的方式,对其他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综合管廊工程的BIM规划审查需求也进行了梳理,并将其纳入附录中。这样的分类和表达方式能够清晰地指导BIM模型的制作,确保规划审查过程中的合规性,同时为不同工程类型提供一致的标准和参考。

6总结与展望

我们编制深圳市线性工程BIM规划报建管理标准成果,经过实际测试和完善,该技术路线在科学性和可行性方面得到验证,标准指导下的BIM交付成果能够满足规划审批和规划管理平台建设的相关要求。

展望未来,随着改标准指引的正式实施,预计将在几个方面取得成效:一是提升规划审批效率,未来通过建立BIM智能审查云平台,实现自动化审批,减少人为错误和繁琐的手动审查工作;二是推动BIM技术在线性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促进数字化转型;三是为深圳线性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推广过程中的培训和技术支持问题,以及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等。因此,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综上所述,深圳市线性工程BIM规划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具备重要的政策、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于推动深圳市规划审批和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及推进BIM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建筑信息模型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任启泰, 建筑科学.
  2.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信息集成方法研究》, 金建斌, 城市发展研究.
  3.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管理模式研究》, 张学文, 城市建筑.
  4. 《基于BIM的城市规划信息模型建设研究》, 李艳华, 中国标准化.
  5. 《BIM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展望》, 徐新建, 现代城市研究.
  6.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 9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