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CBL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CBL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杨梦智再努尔·买合木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评价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C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到2022年的心血管病学临床实习生20名,采用CBL教学法,分析CBL教学前后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评价分数。结果:CBL教学法应用后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评价分数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CBL教学法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CBL教学法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对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选择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C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助力。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入2021年到2022年的心血管病学临床实习生20名,年龄在19岁到25岁,平均指标(21.11±1.22)岁。

1.2方法

    采用CBL教学法,在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情境中。①在每个CBL教学案例中,明确学习目标和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②选择与心血管病学相关的真实或虚拟临床案例,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和教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③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和讨论一个案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④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案例,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⑤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以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的心血管病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毕后,可以进行总结和分享,每个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检验学生在CBL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3观察指标

分析CBL教学法应用前后实习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每项分数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技术掌握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利用t值计算,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则P<0.05。

2 结果

CBL教学法应用后的评分高于应用前,P<0.05,详见表1。

表2.考核分数(±S,分)

时间

人数(n)

理论考核

实践操作考核

CBL教学法应用前

20

89.44±2.33

89.33±3.44

CBL教学法应用后

20

71.11±1.11

72.22±2.34

t

31.7620

18.3919

P

0.0000

0.0000

3 讨论

    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心血管病学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心血管系统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真实临床案例的处理,锻炼他们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通常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需要在小组中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临床情境,了解实际临床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学生可以观察和参与真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了解医疗团队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技巧,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打下基础。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学生可以参与临床研究项目、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上文分析CBL积血法在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学法应用后实习生的考核分数高于教学法应用前,P<0.05。CBL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和解决问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心血管病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CBL教学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的临床案例,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同时,学生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和学习相关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CBL教学法通常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需要在小组中共同分析和讨论案例,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临床情境,了解实际临床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学生可以观察和参与真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1]

在将CBL教学法应用于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选择具有教学价值和代表性的临床案例非常重要。案例应涵盖心血管病学的不同病种和临床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确保提供足够的案例信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疗历史。信息应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及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参考资料。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同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问题、辅助性资料和引导式提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CBL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CBL教学法通常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思路。教师可以设立合理的团队分工和角色分配,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

参考文献:

[1] 查干莲花,胡鹏飞,马奎影,等. CBL教学法在老年心血管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3):286-288.

[2] 孔祥权,睢燕. 改良CBL在新冠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