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探讨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

黄鹤清

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被提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就城市景观设计而言,智慧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入能够大大推动城市景观的智能化发展,实现城市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这种做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对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慧城市理念;城市景观设计

一、“智慧城市”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社会变革的变化,产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当今,由于信息技术与通讯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使得都市从工业向智能城市转变。而智能技术的产生,则是要破解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不得而解的技术难题。随着高速、便捷、全面的互联网发展。智能观念的运作也开始渗入到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要点

在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理念不断深化,城市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国际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使沟通更加便捷,景观设计也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需要纵深思考城市变化和发展的方式,包括多元环境影响下的城市肌理、设计空间、自然生态等,考虑城市人口密度、数字化及信息化发展、气候条件等问题,从而抓住设计要点,实现新技术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整合。

1.城市镶嵌式景观设计。复合景观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如马赛克拼贴,可对城市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包括居住区、公园、外围环境等。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场地的特征,并考虑不同城市之间的衔接,从而更好地融入更大区域范围的景观网络系统。

2.复合型的生产景观。城市公共区域、街道等都是城市的生产空间,和工作区、娱乐休闲及居住区域混合在一起。要想实现不同区域功能的协调,还需要根据城市基地条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不同尺寸的地块,且将不同地块的水资源管理、垃圾分类处理及能源生产、生物多样性等有效结合,实现不同地块的平衡发展。

3.社会景观。复合型的社会景观可以在智慧街区内形成新的网络系统,并构建地块生产、消费的闭环发展模式,从而鼓励城市居民在生产和出行中多使用共享能源和空间。

4.连接性景观。复合型景观结构的连通性较好,可以将居民区、外围区和公园等公共区域连接成一个整体。与此对应,这些连接性的景观,也会对自身内部的生产活动及服务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为城市周边的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带动城市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公园等公共区域的休闲体验感及生态价值,从而使整个区域空间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三、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

1.水景景观

水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属于应用频率较高的景观种类,设计优美完善的水景景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景观品质。不仅如此,水景景观自身具备使人放松身心的效用,所以也能够提高整个城市景观的观赏水平。非智能化的、传统的水景景观多为假山假水,这种水景景观不仅在放置场所的设计上有限定性,其景观维护成本也比较高昂,为城市景观管理增加了许多负担。而在智慧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可以在遵循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水景景观进行智能化升级,将水景景观进行结构和形式的改造,进一步提高水景景观的呈现效果,突破传统景观的局限。

(1)水作为水景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由于其自身的流动性特点,设计人员在对水景景观进行智能化设计时,可以灵活运用下落式设计或者喷泉式设计,对水景景观进行动态表现。同时,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将信息化调控手段设计于水景景观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保证景观的动态控制,进而使景观呈现多元化效果,保证景观的合理性和美观性。例如,可调控性的花样灯光喷泉或者水景电影等城市水景景观。(2)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应充分考察景观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这就要求城市景观设计人员要在结合智慧城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开发资源价值,在保证该地区的水景景观水源运行充足的前提下,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循环设计,尽可能地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例如,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LID技术,结合水景特点设计蓄水装置,完善水循环景观设施。另外,设计人员还可以结合先进技术为水景景观设计雨水再利用系统,将水景景观打造为可持续性运作的观赏性科技水景。例如,当下部分商场热衷建造的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景观。

2.景观小品的智慧化设计

在景观空间中,常常会见到形态各异的景观小品,它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活跃空间氛围,丰富空间内容,展现城市特色。景观小品是城市特点的体现标志,展现了城市的互动性、创新性以及文化性。尤其是在工艺园区或者商业区等具有明显特点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的融入能够塑造空间特色,起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景观雕塑,可以与构筑物相结合,起到趣味互动效果,增强空间趣味性,以此调整空间给人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体验,激发人们的情感感受。情感感受是人身临其境、亲密接触之后的感同身受。通过景观小品的应用,可以提高公民的城市认同感。但是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性,尤其是在儿童区,要保证景观小品带来趣味性的同时保证安全。智慧化景观小品设计能够通过感应系统实现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且保证安全。作为景观小品的组成之一,基础设施可以采取传感式、对接式、嵌入式等方法设置,为人们提供休闲、有趣的景观空间。

3.景观照明的智慧化设计

所谓景观照明,是指公共空间中的光照系统。在景观环境中,照明不仅能够起到照明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能够体现艺术感,美化环境。但是照明系统又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与光源,导致光污染以及能源浪费问题。光污染又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社会经济损失也很严重。基于此,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景观照明系统的设计,要求提高对灯光的利用效果,以此衬托城市景观特色,同时利用智能调控技术以及网络传感技术,对照明系统进行精细化处理及管理,从而实现节能控制,将环保与美化环境相结合。

景观照明的智慧化设计具有四个特点:(1)引导性通过景观照明灯光的延展性以及灯具所设置的位置起到引导作用,这是景观照明的基本作用。该作用的实现主要是在休息场地以及道路两侧设置灯管,以加强道路管理。(2)观赏性景观照明也需要具有美感。在城市景观中,为了营造不同的氛围,或者在晚上展示设计手法与设计元素,会使用灯带、灯管以及霓虹灯加以强调。同时要保证色调与光线相统一,从而展现更具吸引力的视觉效果。或者还可以应用一些光影设备,打造观赏场景,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提升景观设计效果。(3)特殊性景观中的某些小品、建筑物等需要进行单独照明,从而起到强调照明的作用,以此突出物体的特殊性。另外,还可以应用智能感应技术,对照明灯光的色彩、强度进行调节,起到突出效果。(4)协调性景观照明的协调性是其另外的重要作用。有些景观中的照明设计需要起到“光照自现”的效果,实现与景观环境的融合,为此,在景观照明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灯具位置及类型的选择,统一灯管的色调与强度,将照明与景观融合为整体,同时也将周围的环境与建筑物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朱平.“艺术城市”与“智慧城市”的互动机制探析:区域地理空间与景观的视角[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6):67-72.

[2]王博.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探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