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疼痛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疼痛护理

第一作者姓名:朱晓朦  第二作者姓名:张九英

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摘要】 本文报告了1例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疼痛护理的病例。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膝关节疼痛,右侧疼痛较重,活动时加重,休息缓解,未特殊处理,1年前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右膝关节“绞索症状”,当地医院检查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右侧膝关节游离体,于外院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左侧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右侧效果不佳,1月前于我院行双侧膝关节DR片示:“双侧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双侧膝关节游离体”,为进一步治疗收治我科,予相关疼痛护理及康复治疗与锻炼,使肢体整体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

【关键字】  疼痛护理, 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作骨性的关节病[1]由于老年患者多发,又被称为老年骨性关节炎以及骨性的增生性的关节炎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患者的年龄增长以及机体老化等综合原因引起[2-5]。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组织表现,可有软骨组织边缘的下骨性版的病变、骨关节面的软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骨性的关节面的新生软骨的生成。关节软骨面的磨损以及新生软骨的增生又会引起关节的慢性的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在世界上的五十岁以上患者中,患有轻度、中、重度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随着年龄的增加,在65岁以上的男中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更是达到了68%。在重症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致残率达到了惊人的53%,严重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可有关节的疼痛、运动时关节的卡压症状、晨起的关节的僵硬。本文以康复科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病例: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疼痛的康复护理对于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以及疼痛的恢复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增强参与社会的能力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1. 病例介绍

患者陈先生,男,77岁,主诉双膝关节疼痛,右膝较重,1年前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右膝关节“绞索症状”,当地医院检查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右侧膝关节游离体,于当地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左侧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右侧效果不佳。1月前于我院行双侧膝关节DR片示:“双侧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双侧膝关节游离体”,为进一步治疗收治我科,入院血压:收缩压129,舒张压69,体温36.6 ℃,专科检查膝关节肿胀,右膝外侧间隙压痛明显有弹响,膝盖屈曲及伸直受限,疼痛评分9分,麦氏征检查时外侧疼痛伴弹响。影像学诊断: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一般,睡眠一般,两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收治入院后对症予以抗炎止痛治疗,相关康复物理治疗:红外线、激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松解黏连,低频、中频消炎止痛,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活血止痛,电刺激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关节松动训练、运动疗法改善活动度,治疗一月余后症状得到缓解出院。

2. 护理

2.1疼痛的护理

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来说,休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压力是缓解疼痛的主要的措施。急性发作期时建议卧床休息,即可避免造成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又能减少关节面的压迫[6]。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镇痛剂;萘丁美酮、双氯芬酸钠、美洛西康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起到了消炎镇痛的作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硫酸氨基葡萄糖等可以改善病情保护软骨。行走疼痛严重者可采用卧床牵引限制关节的活动。为避免受累关节持重,可以使用手持拐杖或他人搀扶来减少重力及持重关节的垂直负荷。配合康复锻炼,通过超声波、低频和中频进行消炎止痛,同时也可以行中医定向透药、远红外线照射来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造成疼痛加重。患者休息时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减轻疼痛不适,指导患者放松下来,减少紧张不适,同时降低周围环境的噪音。治疗与护理工作时尽量集中在同一时间,护理动作轻柔。

2.2关节活动受限的护理

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对屈伸不利者,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预防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如果是急性卧床期或者是活动困难的患者,要帮助其活动肢体,可借助康复物理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来预防肌肉萎缩,并且协助更换体位,不要长时间同一个姿势,受压部位要垫软枕保护,预防压疮的发生。保证病室环境的安全、干燥,指导患者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并将工具放在患者易拿取的位置。家具及用品位置放置合理,不要堆放在走道上,柜子的设置尽量方便患者的拿取,避免登高取物。护士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3关节肿胀的护理

对于关节肿胀患者应指导其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情况。治疗期间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可常常活动关节,避免劳累过度使肿胀加重。遵医嘱使用治疗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糖皮质激素、止痛药等。其中硫酸氨基葡萄糖主要用于保护软骨,起到缓解疼痛、肿胀的作用[7]。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相关物理治疗及热敷,通过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来减轻关节疼痛肿胀问题,如红外线照射、中药熏洗等。热敷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加强关节舒张性,改善关节僵硬的情况,但热敷不可长时间使用,长时间热敷可能会导致滑膜增生从而加重疼痛。除此之外,还可以针灸治疗,针灸主要包括电针和温针治疗,可通过局部针灸特定的穴位来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帮助炎症尽快消除。

3.讨论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的,不断进展的关节炎症病变。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疾病是由于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或者年龄增加,肥胖以及劳损,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关节退变。除此之外,长期的不良姿势的维持会导致的关节形态的异常;除此之外,从事反复使用关节的职业也会增加关节的磨损。不仅如此,剧烈的文体活动也会增加关节的磨损程度。其中继发性的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可见于任何一个年龄的阶段。其中常见的原因有发育的畸形,关节的感染,相关的非特异的关节的炎症,代谢性的关节疾病,关节的外伤性的疾病。后天性的关节面的适应不良。医源性的治疗导致的骨折的畸形愈合。体重过胖等时关节早期发生退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关节进行护理评估,评估了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内的卡压症状以及肿胀和畸形,功能受限等。结合患者的检查,进行相关的护理的评估。同时,结合心理社会状况进行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围绕慢性疼痛,心理焦虑等进行对应的解决。其中,一般护理过程中,应该知道老年患者做到动静结合。营养管理方面的护理需要重视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同时还要保留患者的个人口味和饮食的习惯,从而促进食欲增进营养等。对于关节炎的急性期的疼痛和肿胀的护理需要注意的是适当的休息,抬高患肢等护理手段。遵循患者的医嘱,可以通过非甾体抗炎药、氨基葡萄糖以及抗风湿药进行对症治疗。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安排患者的有力的交际环境,经常鼓励增强自信。通过知识宣讲,保护关节,增强自理康复训练等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宣教,来减少患者的疼痛,进而减少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

4. 小结

通过系统和全面的护理,使老年退行性关节炎的疼痛不适减轻,关节的活动状态有明显改善,达到日常生活的基本自理,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关节炎的并发症,更好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小花, 武延龙, 解庆琴. 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患者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及其对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J]. 现代医学, 2020年48卷4期, 553-556页, ISTIC, 2020.

[2] 江秀珠.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护理[J]. 中国应用护理杂志, 2010, 020(009):P.112-113.

[3] 毕虹丽.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 2014.

[4] 李 月.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护理[J]. 医药界, 2015.

[5] 高咏梅.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3):287-287.

[6] 李谦荣. 探讨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护理治疗干预[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6):00089-00089.

[7] 华婷, 陆梦雨.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心得[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4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