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发展

于跃

常州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背景下,常州大剧院的标准化建设成为了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的背景、目的、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剧院;标准化建设;地方文化发展

前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位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常州大剧院的标准化建设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为其他地方的文化事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1、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的产生的背景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事业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2009年,常州市政府与中国保利集团旗下的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签约,由保利负责常州大剧院的日常运营管理。在集团总部高质量发展战略及保利剧院公司的指导下,结合地方文旅发展,常州大剧院以标准化工作为抓手,落实精益管理,开展标准化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居民和游客,常州大剧院在保利院线标准化管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开展标准化建设。剧院是全国剧院行业首家获得三体系认证的剧院,全国演艺行业唯一一家“剧院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单位”、唯一一家中国检验认证中心颁发的“卓越获证组织”等。

2.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对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作用

首先,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促进了“剧院+”模式的发展。常州大剧院在标准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剧院与其他元素的融合,例如在剧院内设置了多功能厅、艺术培训中心、文化展示区等,为观众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此外,通过“剧院+”模式,还对当地电影、户外演出、艺术教育等行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大剧院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座演出场所,更是一个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在建设过程中,大剧院充分考虑了环境和景观的融合,使得大剧院成为了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综合性场所。2023年,由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常州大剧院作为创排单位联合推出了首个沉浸式园林演绎剧目——实景版《珍珠塔》,成功打造了常州本土文旅演艺IP。

最后,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推动了文化交流的深入。大剧院作为一个高水平的文化演出场所,适应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和演出艺术交流发展,定位于为百姓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成为城市公共文化交流服务的中心。这不仅为常州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常州市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1. 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情况

自常州保利大剧院成立伊始,剧院便确立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战略。为了有力推动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剧院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全面协调剧院的标准化工作。剧院标准化工作小组为各部门负责人,主要成员均参加过标准化职业工程师及相关课程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行政办公室为标准化工作的常设机构。

常州大剧院在安全标准建设方面,参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和行业相关规定,制定了《常州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规范》、《常州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规范》,建立与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自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在剧院公司的支持指导下,常州大剧院团队在质量管理、标准起草等领域先行先试,先后获得常州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精品”认证企业、第四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QIC-Ⅲ级技术成果奖”、第三届全国优质服务大赛“优质服务项目奖”。

4.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4.1推出多元化演出内容,引领地方演出航标

常州大剧院在标准化建设中,不断引进多元化演出剧目,逐渐形成了“常州文艺精品演出季”、“市民音乐会”、“打开艺术之门”、“戏剧舞蹈演出季”等演出季品牌,满足观众对于文化演出的多样化需求。

剧院助力常州精品剧目走出常州,为观众提供高水平的演出。近年来,全国“文华大奖”锡剧《烛光在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大型原创现代锡剧《紫薇树下》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出走出常州,在保利院线巡演,成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常州精品剧目。其中大型原创现代锡剧《紫薇树下》在常熟、昆山、泰州、无锡、张家港、南京巡演7场,深受观众欢迎[1]

4.2制定科学完善的演出接待标准,促进激活文化消费市场

第一,制定科学完善的演出接待标准是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演出接待标准不仅是演出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文化消费者选择演出的重要指标。常州大剧院在制定演出接待标准时,从舞台设置、灯光音响、节目策划、演员选聘、票务销售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力求让每一场演出都达到最佳状态。此外,剧院还提供了便捷的票务服务,观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购票,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演出质量。提高演出质量是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文化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常州大剧院在提高演出质量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标准化人才,组建懂标准、熟悉体系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团队;组织岗位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比如演出经纪人、中级会计师、标准化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
   第三,加强演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演出设备的稳定运行。最后,加强演出现场管理,保证演出现场的秩序和安全[2]

第四,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还应该注重文化消费市场的营销。营销是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常州大剧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营销,如推出优惠活动、加强宣传推广、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关系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常州大剧院可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文化消费者,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的激活。

4.3加大宣传力度,助力文化“走出去”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开始“走出去”,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宣传和推广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常州正积极推进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其中,常州大剧院作为常州市的文化名片,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和推广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广常州大剧院的文化活动和演出,常州大剧院在标准化建设中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常州大剧院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将常州大剧院的文化活动和演出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群。其次,常州大剧院还需要邀请众多知名媒体人和文化名人来到剧院,进行采访和报道。这不仅可以增加常州大剧院的知名度,还可以为常州大剧院的文化活动和演出提供更多的曝光度。

最后,常州大剧院还应积极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和欣赏演出。例如,组织各种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同时,还要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和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演出。

结束语:综上所述,常州大剧院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其他地方的文化事业提供借鉴和启示。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地能够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成为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品牌。

参考文献:

[1]高原. 《秦·火》:全球化时代地方文化发展的焦虑[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5):61-65.

[2]叶海汕. 地市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