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培养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路径探索

马永龙


汉滨区晏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带动了我国农业的进步。积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产品主产区进行调研,发现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衔接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思想现代化路径,组织形式现代化路径,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径,营销模式现代化路径,社会化服务现代化路径五种,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衔接困境,针对小农户的技术支撑欠缺、综合能力素质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对策。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衔接路径

引言

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把小农户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上。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小农户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农户有机衔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我国发展小农户、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指明了方向。

1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主要困境

1.1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不足

第一,小农户综合能力素质较低。小农户家庭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他们受限于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普遍缺乏科学的种养殖技能,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弱,致富能力提升缓慢。第二,小农户的技术支撑欠缺,对现代农业认识不充分,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小农户对羊畜防疫、饲料配方、幼畜管理等很多关键技术环节知识不足。在技术、规模、品种、投入资金方面都有问题。养殖配套机械缺乏,生产效率低。第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农村居住条件、道路交通安全还存在一定风险;消除视觉贫困、改善人居环境任务重、工作量大。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养殖技术的缺失是限制小农户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2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

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农情,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这就决定了当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搞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中,也不能走部分国家高补贴高投入的农业发展路子,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成了现实有效的农业发展路径。而当前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限制了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

2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践路径

2.1思想现代化路径

要将小农户向现代化的农民转变,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是一个重要途径。针对农户的不同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一是组建培训团队分片深入农村,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按需培训等方式,提高小农户发展现代化产业的思想意识;二是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小农户充分认识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积极营造共同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现代产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现代产业发展,激发小农户发展现代产业的积极性。调研发现,村级组织为小农户聘请知名专家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引进、技术咨询、规划设计及技术培训,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造了能力提升带动模式的创新机制。组织观摩会与培训相结合,采取全年集中培训,田间和羊场现场培训,培训饲草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种质资源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干草调制和青绿饲料利用技术等。通过培训,小农户的养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2促进技术衔接,创设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业生产的“驱动器”,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农业技术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提档升级,创造小农户利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环境”,更好地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首先,多措并举降低小农户技术准入难度。针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前期投入大的问题,中央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低息贷款,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合理有序地进驻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缓解小农户技术投入压力,推动先进技术更快更好地适配现代农业生产。此外,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土地平整、设施完善、抗灾能力更强的沃田良田,满足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要求。其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才体系架构。发展现代化农业,高素质人才是重要支撑。一方面,要坚持“引进来”,依靠传统小农户去发展现代农业可行性较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以个人所得税减免和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高技术和高能力的专门人才去服务农村,扎根基层发展现代农业。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农村基层组织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鼓励本土人才前往农业职业院校与培养基地进修,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针对农业方向大学生落实资助政策,使其能够积极投入到现代农业的学习及深造中,为将来农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助力。

2.3人才保障机制

首先,吸引大量农业人才流入。在各村镇培养自身实用性强、高质量人才的同时,也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有经验、有技术、会经营的外地人才流入当地,交流互鉴有用经验,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水平。一是聘请知名专开展技术引进、技术咨询等技术培训工作,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充分发挥市内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科技优势,不断提升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创新服务方式,采取技术人员与养殖场(小区)技术对接方式,开展技术服务,鼓励支持科技人员深入产业一线指导生产、推广技术。广泛吸纳科研院所及推广单位技术人员,成立肉羊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对肉羊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有力支撑,有效促进肉羊产业现代化发展。其次,加强小农户的综合素质提升,制定长远发展的有效措施。重点要通过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其经营决策的理性和科学性。

结语

小农户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农业微观主体,目前,小农户所占农业经营主体之比较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随后中央文件提出“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各种社会化的扶持政策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小农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必须优化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技术、组织、人力、制度、服务、产业形态等,探索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对接的路径与模式等势在必行,因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J].中国乡村发现,2018,(03):56-59.

[2]姜长云.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篇大文章[J].中国发展观察,2018,(Z1):47-50.

[3]徐旭初,吴彬. 合作社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理想载体吗[J]. 中国农村经济,2018(11):80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