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种植牙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延续性护理对种植牙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周东宁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邮编65000

摘要:目的 讨论延续性护理对种植牙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手指的种植牙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患者45例。延续组除了常规基础护理外,加以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4个月相关数据,主要包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制定以口腔健康程度为主的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量表,对比术前及术后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延续组术后4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术后4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种植牙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种植牙患者;干预

现代口腔医学中,种植牙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种植体可以满足患者美观、发音、咀嚼进食等基本需求,相对于传统烤瓷牙、钛钢牙而言,有咀嚼功能恢复快、佩戴适应度号、咬合配适度高、不干扰牙周正常组织的优点。但受到种植牙患者个体生活习惯、保健意识及依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种植牙术后的恢复效果都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常规性护理无法达到个性化、连续式的干预要求,而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对治疗效果的强化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我院种植牙患者实际为例,探究延续性护理对种植牙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手指的种植牙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9-50岁,平均(36±3)岁,种植牙位:前牙15例,后牙17例,前磨牙13例;延续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1-54岁,平均(37±4)岁,种植牙位:前牙13例,后牙21例,前磨牙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植牙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按照基础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其内容包含有种植牙手术知识宣传教育、术后用药引导、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等。延续组除了上述基础护理外,还有以下护理措施干预:①术前联系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具体详情后建立个人档案;②治疗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尊重,保护好患者个人隐私。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合理要求,拉近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便于手术的开展和后期护理工作的沟通。③术后及时引导患者进行止血、冰袋冷敷,嘱咐术后2h才能进食,保证食料配比均衡,禁食冰冷、过热或辛辣等刺激性过强的食物。术后24h内禁止刷牙漱口,且需要应用常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④术后第1、5、8天要与患者或其家属联系,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肿胀等情况,结合患者实际,给予针对性指导,提醒患者用正确的方式刷牙,保护好术后创面。术后2、4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记录,对比护理干预效果。

1.3观察内容

1.3.1疼痛评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个月的疼痛情况,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情况好转越明显。

1.3.2生活质量评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个月后患者以口腔健康程度为主的生活质量影响,采取生活质量影响度量表评分系统来进行评定,包含心理、社会、生理三项内容,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牙脱落,且确定无法做其他处理保留种植者;②经拍片诊断条件符合种植牙适应症者;③种植牙手术成功者;④种植牙周边无牙体缺失或牙周类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伴磨牙、口呼吸或有吸烟不良习惯者;②咬合效果不符合标准者;③有慢性病、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④主观意识认知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独立样本,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疼痛评分对比。

术后2、4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个月VAS评分,且常规组评分高于延续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 疼痛评分对比(VAS评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2个月

术后4个月

常规组

45

7.3±1.1

5.3±1.4

4.5±0.8

延续组

45

7.4±1.3

5.1±0.9

2.5±0.7

t

0.187

0.054

9.211

P

>0.05

>0.05

<0.05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术后4个月后,两组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常规组评分低于延续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心理

生理

社会

术前

术后4个月

术前

术后4个月

术前

术后4个月

常规组

45

14.7±1.8

16.8±2.1

15.5±1.4

19.7±1.9

15.1±2.3

16.8±3.1

延续组

45

14.5±1.9

20.3±3.4

15.7±1.2

24.6±2.6

14.8±3.1

20.1±3.8

t

0.123

5.663

0.124

8.837

0.357

6.13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正常生活交往中,牙齿的整齐美观尤为重要。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种植牙已经成为了牙齿缺失者的最优选择。由于其功能结构和美观效果都与原生牙较为相似,因此该项技术也受到了民众的瞩目。然而患者对种植牙手术相关知识不够了解,所以可能会产生一些抗拒心理,术后依从性无法达到预期,致使术后效果不佳。延续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生理、心理的护理需求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通过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可以看出,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海美.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6S管理模式[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01):64-66.

[2]赵思怡. 浅析人工种植牙术后口腔修复的护理[C]//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上).[出版者不详],2022:1.DOI:10.26914/c.cnkihy.2022.030527.

[3]黄翔宇,曹璐璐.优质护理在人工种植牙患者术中术后感染风险的预测探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3,23(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