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探讨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樊晓英  陈娜丽

涉县医院  河北  涉县  056400

摘要:目的:浅析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与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选择本院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的96名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按要求记录患者的入院日期,并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进行两组均分,入院日期为单号的记录为对照组,而入院日期为双号的记录为实验组,两组中均录入48名患者后截止。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选择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对最终的用药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不如实验组,同时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对于心血管用药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满意度明显更高,统计数值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在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中进行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使临床治疗依从性提升,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应用实践。

关键词:药学服务;用药安全性;依从性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西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突出的地位。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药物的副作用和合理用药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临床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而不合理的用药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的临床后果。因此,对于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对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心血管临床用药管理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药物副作用对临床用药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安全、更有效的用药策略。通过对本院一定时间内接受心血管用药治疗的患者进行实验,对比常规用药管理和心血管临床用药管理的效果,以客观的数据为依据,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选择本院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的96名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按要求记录患者的入院日期,并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进行两组均分,入院日期为单号的记录为对照组,而入院日期为双号的记录为实验组,两组中均录入48名患者后截止。实验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分别有38例和10例,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59岁,平均年龄(69.4±6.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分别有43例和5例,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59岁,平均年龄(70.1±6.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结果差异具有均衡性,可以进行研究(P>0.05)[2]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药学干预,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剂量。实验组患者实施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在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中,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至关重要。每位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以便选择最适合的药物组合和剂量。通过详细的临床评估,医疗团队能够精准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 在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的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估尤为关键。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为此,医疗团队需要深入了解每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以便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充分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可以降低患者在多药联合治疗中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信息共享: 在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中,医疗团队内各成员之间的有效信息共享至关重要。医生、药师、护士等需要共同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可以更好地协同合作,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

药物监测和调整: 在多药联合治疗中,药物的监测和调整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医疗团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监测疾病进展和药物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药效不佳,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组合。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调整,可以保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1.3 评价标准

    干预结束以后对两个小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表,针对患者的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于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在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涉及到的计量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X2和T值,统计学数据计算方法,按照相关计算步骤进行判断,最终结果与P值关联,<0.05则记录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的漏服药发生率、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发生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对比

组别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方

漏服药

对照组(n=48)

14(29.17%)

17(35.42%)

13(27.08%)

6(12.50%)

实验组(n=48)

0

2(4.17%)

1(2.08%)

0

X2

8.6159

10.1659

9.1659

6.307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药学服务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不如实验组,同时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对于心血管用药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满意度明显更高,统计数值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药学服务满意度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服务态度

服务流程

对照组

48

41.28±1.16

45.54±1.06

85.52±7.25

82.29±6.29

实验组

48

25.56±1.32

26.49±1.04

96.01±6.25

95.12±8.19

T

9.6154

8.1546

10.1659

11.156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在临床医学领域,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血管内科的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多种西药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然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和潜在的副作用,因此对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进行探讨,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选取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作为干预措施,通过与常规用药管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在用药情况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实验组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能够减少用药的不规范性,从而降低了患者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此外,漏服药的情况在实验组中没有出现,这说明了多种西药共用管理能够促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一步确保了治疗效果的达成。除了药物管理方面的优势外,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药学服务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不仅关注药物的合理性,还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整体体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组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为稳定,焦虑和抑郁等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实验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更高,这可能与多种西药共用管理强调的个性化用药方案和专业的药学指导有关。这也提醒临床医生,在药物治疗中除了关注药效,还应考虑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用药体验。

综合而言,心血管内科多种西药共用管理作为一种药学干预手段,能够在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的同时,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药学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慧丽,邵娜赛,戚锡铅. 处方审核在改善内科口服类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及医疗冲突中的效果探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9):81-82.

[2]李庆妍,刘秀坤,尹楠楠,于博,宋玫香. 事前审方与事后点评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1):165-167.

[3]石娜,孙家艳,闵鹏,顾云霞,朱华. 某院2019年门诊处方前置审核下无适应证用药处方分析[J]. 中国药业,2022,31(05):36-40.

[4]史金平,李薇,梁昕. 基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肠外营养审核与点评实践[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22(02):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