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刍议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罗弦

云南省江城县勐烈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往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较为单一,且对环境危害性大,甚至容易引起农药残留,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基于此想,需要引进绿色防控技术,优化栽培技术,对生物、化学、物理等防治技术进行科学应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促进水稻稳产增收。文章主要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水稻健康成长,促进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以往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往往会使用大量化学农药,且用药不规范,造成水稻生长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引起病虫害较强的抗药性,加大治理难度。在绿色环保理念下,需要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优化应用,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等的联合应用,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一、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既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高质量生长,同时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模式,对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技术、化学技术等进行联合应用,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拓展,总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非常不利于水稻的健康种植。因此,需要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优化应用,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对病虫害有效防治,强化环境保护,提高水稻品质,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

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要点

(一)农业措施

要选择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水稻苗的抗病能力;做好田地整理工作,合理设置水稻植株间距,定期清除田间杂草,破坏虫卵生存环境;要引进生态施肥技术,实现科学的水肥管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优化水稻生存环境,如通过秸秆还田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培肥技术进行优化应用,促进水稻健康成长,强化水稻抗并充好能力;引进多元化的种植技术,如机插水稻盘式育秧、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机插钵形毯状育秧等,促进水稻健康栽培。此外,还需要引进清洁水源,做好水源水质检测工作,在入口设置过滤网,防止虫卵、杂草进入农田2

(二)生物措施

(1)在栽植前,需要做好田间灭虫工作,如使用茶枯饼对害虫进行灭杀,每亩撒施4公斤左右,以便对蜗牛、田螺等害虫进行有效性防治;(2)对生物农药进行科学性使用,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Bt防治稻纵卷叶螟、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等;(3)推广协同共作方式,即在稻田中投放鸡、鸭等生物,实现共同养殖和种植,强化互惠互利。鸡、鸭可以对稻田中的害虫进行食用,减少害虫数量,同时粪便能够为水稻提供肥料。这是一种绿色生态综合型农业技术。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水稻分蘖前放入15日龄的鸭子15只/亩,破口前收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出稻-鱼、稻-鸭、稻-虾等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既可以对水稻害虫进行有效防治,还可以强化生态平衡,强化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果。(4)引进病虫害天敌,结合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引进水稻害虫天敌,如引入青蛙、赤眼蜂等,构建完善的水稻生态链,对害虫进行捕食,减少害虫数量3

(三)物理措施

在物理防治技术应用中,可以在稻田中设置黏虫板和杀虫灯等设备,通过害虫喜光性、趋味性特征,吸引害虫,并对其进行捕杀,但该方式只能控制害虫数量,不能根治虫害;还可以通过理化诱控技术进行防治,如性诱、食诱、光诱等。(1)灯光诱杀技术,主要是通过害虫的趋光特性,在田间设置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等害虫的成虫进行诱杀。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水稻分蘖初期就要开始布设诱杀设备,距离地面1.5米左右,间距为90米,晚间开灯,同时需要对成虫残体进行定期清理。(2)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雄性害虫对雌性害虫性信息素的趋性,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进行诱杀。诱捕器距离地面1.2米,间距为25米。一般需要在6月初防治性诱捕器,并对性诱剂诱芯进行定期更换,定期清理害虫残体。通过性诱剂的使用,可以降低害虫的交配繁殖能力,减少下一代基数,减少危害程度4

(四)化学措施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中,需要实现农药使用率最大化,严禁使用中高毒农药,尽量选择低毒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并结合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农药类型,对农药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不同农药进行交替使用,避免害虫出现耐药性。

三、保障措施

(一)做好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病虫害监测点,并结合病虫害危害程度,对监测点间距、数量等进行合理设置。其中需要对稻瘟病、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害进行有效性监测,及时掌握发生规律,并采取针对性的绿色防控措施,对用药量进行精准控制,实现水稻病虫害的科学防治

5

(二)强化统防统治

为了强化快速防控能力,需要把控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结合病虫害情报和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需要强化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和乡镇农服中心的协作性,实现防治时间、防治方法、防治人员的统一性,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三)科学用药

虽然生物药物的防控效果较好,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是价格较高,容易增加成本投入;且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防治效果不稳定,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使用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农药,尤其要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用药,这样可以锦衣提高防治效果。此外,还需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和物资投入,设置绿色防控奖金、补贴政策等,鼓励农民积极使用生物农药,强化生物农药的推广效果。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为了提升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效果,拓展应用范围,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水稻种植大户、基层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现场观摩会,增加专业划定培训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强化技术应用水平;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尤其要向基层种植户推广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确保农民能够切实体会到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增加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6。在宣传工作中可以设置宣传标牌,或者利用微信平台等方式进行传播;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到户宣传、试点栽培、地方农技机构讲座等方式,强化宣传效果,保障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化应用,确保基层农户能够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内容、效果和作用,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水稻总产量增加,对我国经济收入和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不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引进绿色防控技术,对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等进行联合应用,强化病虫害防治效果,优化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锦兰.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J].种子科技,2023,41(13):54-56.

[2]姜鸾乂.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种子科技,2023,41(12):61-63.

[3]杨启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6):28-30.

[4]彭志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研究[J].河南农业,2023(16):34-36.

[5]赵阔礼,吴敏,周勇.浅谈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3,41(10):100-102.

[6]疏航.探究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推广[J].河南农业,2023(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