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口服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中医针灸联合口服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后嘉良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中医医院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  6622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联合口服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抓阄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2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量表评分(ACT)及肺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周后2组喘息、咳嗽、咳痰及胸闷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ACT分值和肺功能水平指标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口服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针灸;小青龙汤;慢性支气管炎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因非感染或感染因素导致的慢性特异性支气管炎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将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威胁生命。中医认为“咳嗽”与本病相似,病因多为风寒外邪侵肺,肺气不得宣肃,引发气喘、咳嗽。中医认为风寒痰浊阻于肺络形成风寒痰痹阻,血络痹阻则血瘀。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基础为痰瘀内阻,治疗上应以止咳平喘、散寒温肺化痰为主,故选方多用小青龙汤。本研究用中医针灸联合口服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为17∶16;年龄29~60岁,平均(45.60±5.5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60±0.36)年。研究组男女比为13∶20;年龄32~66岁,平均(46.12±5.63)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5.98±0.78)年。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吸氧、纠正水电解质、感染者抗感染治疗等基础西医治疗。雾化吸入1mg布地奈德及5mg特布他林,日2次,待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1次。

观察组加用口服小青龙汤治疗,组方:细辛3g、蜜麻黄、五味子、桔梗各10g,陈皮、干姜各10g,桂枝、丹参、橘红各15g,紫苏子、法半夏、防风各10g、白芍15g、茯苓20g、炙甘草10g。每日1剂加600ml水煎服,150ml/次,3次/d。2组均治疗14d。针灸:选择每日酉时进行针灸,取穴:定喘、肺俞、中府、天突、膻中、肾俞、太溪、阴谷及孔最等,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隔10min行针1次,日1次。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作为判定标准,其中症状或体征消失,积分减少>95%为痊愈;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95%为好转;无改善,积分减少<30%为无效。有效例数=治愈例数+好转例数。②中医症状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自制症状量表,包括喘息、咳嗽、咳痰及胸闷4项,每项按无、轻、中、重计分,依次用0、2、4、6分表示。③ACT评分:量表共5项,每项最高5分,总分25分。得分<20表示慢性支气管炎未得到控制;20~24分表示控制良好;25分表示完全得到控制。④肺功能水平指标:包括1s用气呼气(FEV1),参考值:男(3.18±0.12)L,女(2.31±0.05)L;呼气高峰流量(PEFR)参考值为5.5L/s及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参考值为8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2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694,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33

13(39.39)

10(30.30)

10(30.30)

23(69.70)

研究组

33

16(48.48)

14(42.42)

3(9.09)

30(90.91)

2.2中医症状积分

2组治疗前喘息、咳嗽、咳痰及胸闷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积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x±s)

症状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喘息

对照组

33

3.53±0.41

1.50±0.39

20.608

<0.001

研究组

33

3.61±0.55

1.23±0.19

23.496

<0.001

咳嗽

对照组

33

3.44±0.29

2.06±0.37

16.863

<0.001

研究组

33

3.50±0.61

1.65±0.24

16.212

<0.001

咳痰

对照组

33

3.88±0.24

2.11±0.55

16.944

<0.001

研究组

33

3.90±0.66

1.88±0.34

15.629

<0.001

胸闷

对照组

33

2.85±0.21

1.50±0.32

20.262

<0.001

研究组

33

2.79±0.34

1.33±0.11

23.470

<0.001

2.3ACT评分

2组治疗前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CT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2组患者ACT量表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对照组

33

16.52±4.71

19.64±3.81

2.959

0.004

研究组

33

16.06±3.51

22.35±2.26

8.655

<0.001

t值

0.449

3.514

P值

0.654

0.001

2.4肺功能水平

2组治疗前FEV1、PEFR及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2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较

指标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FEV1/L

对照组

33

1.80±0.52

2.48±0.14

7.254

<0.001

研究组

33

1.98±0.56

2.95±0.27

8.963

<0.001

PEFR/(L/s)

对照组

33

3.90±0.33

4.89±0.56

8.749

<0.001

研究组

33

4.01±0.48

5.12±0.76

7.094

<0.001

FEV1/%

对照组

33

62.36±6.87

70.63±6.51

5.020

<0.001

研究组

33

63.65±5.86

85.63±6.11

14.912

<0.001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为咳、喘、痰等,疾病进展较缓慢,容易反复发作,容易并发肺源性心脏病、肺水肿等疾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有研究表明与机体内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系统失衡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痰饮”、“咳嗽”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与外邪犯肺,热伤肺津,津液成痰有关,日久则内蕴化热成瘀,壅滞肺络,痰瘀互结。冷空气刺激将加重病情,痰量增加、咳嗽加剧,也是六淫之邪侵入的原因,感受风寒则咳痰且伴有白色粘痰,感受风热则咳吐脓性粘痰。“咳嗽”、“痰饮”多以风寒郁肺、痰瘀互结型常见,治疗上应以宣肺驱寒、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为原则。小青龙汤加减方由细辛、蜜麻黄、五味子、桔梗、陈皮、干姜、桂枝、丹参、橘红、紫苏子、法半夏、防风、白芍、炙甘草及茯苓等组成,其中细辛可促寒邪清除,具有祛风行水的作用;蜜麻黄可宣肺散寒、平喘止咳等,可用于咳嗽气喘的治疗;五味子能够敛肺、祛痰、止咳,可用于肺虚的咳嗽之证;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肺痈吐脓等;陈皮、橘红及法半夏可起燥湿化痰之效,可用于治痰多胸闷、湿痰咳嗽等;干姜具有温中逐寒、温肺化饮的功效;桂枝、白芍可起养血之效,且桂枝具有平喘、解痉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紫苏子用于咳嗽气喘,可起止咳平喘及消痰降气的功效;防风可发挥祛风寒行气、与甘草合用有抗过敏之效;茯苓可利水渗湿、止咳化痰,诸药可发挥驱寒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故将小青龙汤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治疗中能够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疾病相关临床症状,进一步促进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的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中医针灸讲究按时施针,考虑哮喘之根本在于肺脾肾不足,虽病变在肺,但与肾脏关系密切,故选取肾经气血最为旺盛的酉时针刺,能够增强肾经气血运行,以提高太溪穴、肾俞穴及阴谷穴刺激作用,发挥良好理气止咳、滋肾养阴、补肾助阳之效。同时配合针刺肺经穴位:中府、孔最;特效穴位:定喘、天突、膻中;俞募配穴:中府、肺俞、从而发挥良好理气补肺、止咳平喘、通经活络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0%等分析数据显示,中医针灸联合口服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加减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更好,更能有效控制哮喘,缓解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束莉.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5):35-37.

[2]李丽文.益气养阴法与针灸联合治疗急性期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02-103.

[3]王成,刘磊,张传涛,曾珠,董朝强,黄青松.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及机制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6):1186-1189.

[4]郑岩.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3):166.

[5]靳虎明.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6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