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用于医疗质量管理的干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PDCA循环用于医疗质量管理的干预效果评价

陈周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务处

【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用于医疗质量管理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中选择我院各科室的医生70例为范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中选择我院各科室的医生70例为范例,命名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组间的干预价值。结果:观察组医疗管理质量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各个维度的评分,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医疗质量管理;干预效果

    在医院中,医疗质量好坏是衡量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且在近年来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干预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1-2]。虽然现今普遍应用常规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但是站在现实角度看,其落实情况依然有较多的问题存在,严重的部分医院中的工作都是“表面功夫”,形式大于内容,导致医疗质量管理实践效果欠佳,需寻找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中选择我院各科室的医生70例为范例,命名为参照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介于22-46岁间,均值(34.00±12.00)岁,科室:24名外科科室、10名儿科科室、20名急诊科科室、6名妇产科科室、10名眼科科室。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中选择我院各科室的医生70例为范例,命名为观察组,男30例,女40例,年龄介于23-47岁间,均值(35.00±12.50)岁,科室:30名外科科室、12名儿科科室、18名急诊科科室、3名妇产科科室、7名眼科科室。对比组间年龄、性别等数据均无差异性,即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施行常规管理模式,明确医生的个人职责,按照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并且依据医院的相关制度,对医疗工作的管理工作加以监督,落实职工奖惩制度,进一步提升医生的工作意识,做好定期培训工作,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专业素养。

1.2.2 观察组

    本需施行PDCA管理模式,(1)Plan:在计划阶段,需对治疗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加以明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工作,建立责任人制度,以此对不合理问题加以杜绝,提升管理效果。(2)Do:在落实阶段,需要根据医疗计划展开,即规范各项医疗行为,坚持合理的用药原则,告知医生接待患者的时候要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主要目的,将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均告知患者,以此降低不必要恐慌感的出现,还能够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打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强化医生监督工作,不断地纠正其不良习惯,且需每隔7天进行1次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PDCA循环管理认知度,继而保障工作质量的提升。(3)Check:在检查阶段,需及时对医院的各项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加以抽查,包含处方检查,门诊病历书写检查,医生对患者宣教检查等等,若是有不良情况发生,则需根据相关制度加以处罚;同时需小组定期对医疗管理中的不足,随后进行讨论,并且警示其他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避免再犯此类错误;对工作效率较高、认真负责、表现优异的相,需要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励医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继续工作,若是相反,则需要根据相关制度执行对应的惩罚措施。(4)Action:在处理阶段,需将成功经验形成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且对下一步工作加以指导,继而有效维持质量管理工作;将所寻找出的问题,需参考权威性较高文献加以解决,结合多方建议制定合理解决措施,并且做成文字资料加以存档。

1.3 观察指标

    医疗质量评分:具体评价指标为: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每项总分为100分,所得分数越高也就表示其医疗管理质量更高。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4.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t进行检验,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组间医疗管理质量分析

    观察组医疗管理质量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组间医疗管理质量分析[±s/分]

分组

例数

技术水平

工作质量

操作技能

理论知识

观察组

70

95.10±2.54

95.15±2.60

96.30±1.81

95.00±1.60

参照组

70

89.02±5.50

89.90±5.72

89.90±5.80

90.00±5.67

t

8.397

6.991

8.813

7.100

P

0.000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PDCA循环模式属于新兴的、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其应用在临床中,能够最初在计划阶段对以往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此总结目前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解决

[3];在实施阶段可以进一步地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每项措施,充分参考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确保PDCA循环目标实现;在检查的时候,重点是抽查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加以抽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提升管理质量;在调整阶段,能够进一步对质量管理的加护加以修改、补充、进而能够防止再次问题出现[4-5]

    综上所述,PDCA循环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各个维度的评分,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斌. 基于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9):52-54.

[2]宦斌.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及对质量控制执行率的影响[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5):155-156.

[3]王凌. PDCA循环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0,33(21):39-40.

[4]计敏,乐丽芳,曾文干,等. PDCA循环理论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0-12.

[5]吕桂丽. PDCA循环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