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卡德尔·阿不来提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8392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公路建设取得更大的建设成果,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还能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公路工程的设计和管理中要重视软土路基的处理,提高公路的质量。此,文章论述了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前言:软土地基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作业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地基,其具备含水比例高、承重性差的特点,在未经有效处理之前,无法满足公路工程的施工要求,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而施工企业与工作人员,也要在对软基实行处理之前,对工程现场展开全面调查,结合施工建设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全面落实处理方案,选取合适的软基处理技术,提升软基处理效果,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1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危害

1.1特性

1.1.1含水量较高,孔隙较大

软土地基主要构成元素为黏土、泥沙颗粒,具有较多的非无机物质,比如高岭石、粘土矿物等。而这种矿物质表层附着负电荷,能和周边介质发生一定的反应,产生偶极水分子,从而在其表层构成吸附水膜,受到不同地质的影响产生絮体结构,导致其呈现出含水比例高、孔隙度大的特点。

1.1.2软土层的透水性较差

因为软土地基透水性比较差,当其受到路面上方经过的负载作用力之后,会逐渐发生固结。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若是地基内含有太多的有机物,则会形成一定的气泡,使之渗透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公路项目施工作业中,软基层上方的建筑体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方可稳定下来,并且强度的增强速度也相对较为缓慢,影响到地基工程的建设效果。

1.1.3流变性强

在荷载的作用与影响下,软土将会承受剪应力的作用而缓慢的产生剪切变形,并且还有可能导致软土抗剪强度因此而逐渐下降与衰减,如果固结沉降已经完成,依旧有可能产生非常明显的次固结沉降。

1.1.4抗剪强度较差

和普通的土壤基础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软土地基的土质颗粒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孔隙从而导致了路面基础施工的承载能力大打折扣导致抗剪强度下降当前很多城市的机动车辆不断增加使得路面施工的负荷不断增大在如此的状态下将会给路面施工产生很大的负担从而在长时间的行驶道路中将对其性能安全产生很大危害

1.2危害

软土地基内部结构存在较大的孔隙,很容易导致公路的路面出现沉降问题。出现公路沉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地下水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冲刷,会将一部分泥土带走,进而导致地基出现流失情况。除此之外,地基结构下的软土层比较薄弱,因此在遭受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样也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经以上分析可知,软土地基本身的稳定性较差,加之公路施工以及使用会经历长期的雨水冲刷与腐蚀,同时还要经受较大荷载的影响,长久下来就会对公路路面的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路路面的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设单位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时一般都会选择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混凝土作为建设材料,如果路面基础材料选择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公路路面的质量。对此,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公路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建设特点,进而灵活选择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保障公路的质量

2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填法

在路基较浅的地方,置换技术是非常合适的,一旦水量巨大,因此软体成分简单地被破坏,置换技术就会很好地应用,这与中国大多数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一致的。在其他明显的沉降和变形区域,你还会选择很多严重的置换策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方法中,必须在施工前的排水工作中尽量做好,排除多余的水,就是及时处理不可用的材料。因此,使用密封回填技术,在回填方法中应集中选择回填材料,主要是受害于沙子、砾石和砂浆等材料,在回填方法中应集中选择回填材料,主要是沙子、砾石和砂浆。

2.2碎石桩法

碎石桩处理技术是利用水流的作用,通过炮管仪器的振动,在软弱的粘性土中形成一个孔洞,当形成孔洞后,用碎石和其他硬质材料填充孔洞,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将形成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桩,其主要成分是碎石,碎石桩和粘性土,形成缪斯,可以有效改善软土地基本身,可以有效改善软土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因此,防止地基沉降的发生,但从明智的目的来看,它形成的复合结构几乎与铁混凝土一样,主要是通过振动和冲压技术来改善,这种复合结构不能阻止低潮温度的后果,其价值也相对较低,因此,在一个巨大的规模上,其建设的好处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选择应用,它将阻止道路地基沉降的问题。

2.3化学加固技术

在软土地基的性能和公路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需要精选适宜的化学加固技术,其中包括电化学加固技术和硅化加固技术。目前,常见的化学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了电化学加固技术和硅化加固技术。电化学加固技术是一种通过向软土地基中添加金属材料,使其在电解、水解、氧化的过程中形成胶结物,从而实现对分散土壤颗粒的有效结合。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软土地基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插入金属铁电极并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源,从而引发金属铁电极在软土地基中的相应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通过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硅化加固技术是一种利用多孔金属灌注管在软土地基中注入适量硅酸溶液的方法,以改善软土地基的黏度和渗透性。

2.4高压旋喷桩技术

高压旋喷桩,即高压喷射注浆法。其原理是通过钻杆使高压水泥浆由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形成喷射流,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和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预定深度后,用设备使水射流(30~40MPa)从喷嘴喷射出来,冲击并破坏土体,使土颗粒从土体中剥落。一部分细小的土粒随浆液冒出地面,其余土粒在喷射流冲击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与水泥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地重新排列。浆液凝固后在土中形成强度较高的固结体,提高其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桩体成型因地层而异,一般有搅拌更均匀、水泥土强度高等优点,但造价较高。

2.5抛石挤淤法

这种方式的适用性较差,一般来说只适合存在多处鱼塘并且常年积水的洼地位置进行施工,并且要求施工场地周边石料采集较为简单轻松,并且石料质量达标,不容易发生风化,同时稳定性也比较高。对于厚度较薄,表面没有硬壳,片石可以沉达底部的泥沼或者厚度约为3-4m左右的软土,往往使用抛石挤淤法的效果最好。如果路堤较低并且淤泥较厚,为了进一步增加换土高度,可以使用挖掘机从一端向另一端或者从两端向中间逐渐挖出软土,随后再进行抛石。在抛石回填的片石顶面上,还需要铺设10-30m左右的厚碎石垫层并且进行整平压实处理。整个路段的碎石垫层都平整并且达到基本要求之后,就可以对路面地基进行进一步的正常修筑。抛石挤淤的过程中,由于各处的沉降状态并不一致,因此必须要在路堤下方残留一些软土。正式施工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压实,否则很容易出现影响正常施工的不均匀沉降。

结束语:

概而言之,经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释,可知,软土地基会引起路基的滑移、开裂,造成路面的起伏不平,导致桥涵通道处的跳车颠簸等重大问题。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留下隐患。而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措施就是为了增加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强度,减小地基沉降量。因此,根据不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有效防止或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顺利完成,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字星芬.软土地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施工处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1(24):219-220.

[2]崔腾翔.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交通世界,2020(16):56-57.

[3]史经峰.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CFG桩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0(08):112-113.

[4]王芬.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20(02):174-175.

[5]高奇.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0):144-145.

[6]尚伟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中国公路,2019(19):100-101.

[7]张锴.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的难点解析[J].河南建材,2019(0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