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站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厂站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展研究

曹丽娟    李鋆鋆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  云南省临沧市677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供电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场战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例如信息传递不及时、维护不及时等,都有可能会威胁到供电发展速度。因此,在本文中就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厂站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目前应用现状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供电系统发展速度。

关键词:厂站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现状;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电力调度方面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但与此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信息传递不及时、维护不及时等问题,数据信息传递相对较慢,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传输模式受到了低速传输接口的限制;维护不及时则是由于我国电网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很难将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统一。而这两个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在出现意外事故时,无法立即发出警报,导致故障无法第一时间被解决,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1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

1.1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在应用过程中,集合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监测以及保护。对于自动化技术来说,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目前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在110千伏及以下的变电站中,主要就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来提升系统的运行水平,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的目的。对于220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来说,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化监控,采用新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对各个设备进行有效的协调,以此来提升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以减少变电站值班人员数量。

1.2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变电站应用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DSP技术,也就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应用功能是进行微机保护,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自动化装置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同时也是实现自动化运行的前提条件,对数字信号进行有效的处理,能够全面提升计算的精准度,从而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也能够为控制系统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第二,SCADA技术。现如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中,使用SCADA技术能够完成现场的实时监控,并且对现场获得的监控数据进行远程调度,全面收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类型,确保能够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配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应用优势。第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也就是PLC技术。目前,PLC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模块的方式全面提升软件的可读性,也能够增强软件的可拓展性。对于新建变电站来说,使用PLC技术还能够完成远程操控的功能,对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中主要包括直流、交流不停电电源两大系统,其中直流系统会直接在继电器室内布置,而且也不需要增设电池室用于储存,会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具体参数来设置电池的数量和容量。通常情况下,220/110V的直流系统所选用的是额定电压,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单母线进行分段接地。系统的配置设备一般包括一套直流接地自检测装置、两套冗余配置的高频开关充电设备、一套阀控式电池组,根据变电站的具体规模来设置电池组的具体数量。如果规模相对较大,还可以增加一套电池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计算机控制系统还需要再安装一套220/110V的直流电源,用于提供电流的USP系统,其在运行过程中为其配置模块化N+1冗余设备,容量则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2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状以及技术发展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状

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实现了调度智能化,而结合电网自动化自身的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系统的不足之处总结如下:第一,信息数据传递速度相对较慢。电力调度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没有及时更新新型的传输方式致使数据信息传递效率下降,由于不能够为变电站自动化提供实时传输数据,也会进一步影响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第二,维护不及时。电网调度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电网系统涉及到的故障内容非常多,不能够单纯的依靠更换数据接口或者单一地区完成维护工作,这也会给电网调度自动化维修带来极大的难题。另外,由于工作人员个人水平不过关,不能够对电网调度自动化故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无法针对设备进行系统性的维护。第三,监管落实不到位。根据目前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进行自身监管,监管落实不到位,根据目前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进行自身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我国调度自动化监管系统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2 发展趋势

第一,实现无人值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无人值守的目的,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工作人员的作业压力,同时还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远程操控、符合预测、状态预估、安全分析以及动态监管,这样就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帮助调度人员第一时间排查问题,以保证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全面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第二,对象化。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过程中,除了整体系统应提升自身对调度进度以及节奏的掌控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调度对象的精准控制,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数据的收集力度。第三,智能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运行稳定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很多部门都将数字集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全面结合,这样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就不再需要人为管理,还能够智能化的执行各种命令,探寻调度目标。同时,还能够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涉及到的参数和电流频率等进行精准的计算。第四,可视化。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调度工作,更加直观的向终端设备和总控制室进行反馈,以保证电力调度工作便捷,全面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我国变电站和电力调度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有效的改进策略,真正实现电力调度智能化发展的目的,保证电力行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鹏,吴京明,郝兴宏.电力系统厂站和调度自动化研究[J].电子测试,2019(16):99-100.

[2] 郭宝.浅析厂站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现状及技术发展[J].电子测试,2019(04):99-100.

[3] 林长盛.厂站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02):145-146.

[4] 杨武.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20.

[5] 叶华.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质量评价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17,45(05):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