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研究

徐园君

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325400

【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急诊胸痛患者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1月,将我院104例急诊胸痛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住院持续时间,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和SDS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急诊胸痛患者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胸痛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测算对比

胸痛症状,系急诊科临床中多种危重病症的表现特征,患者的主要特点,在于病情严重程度较高、发病引致原因较为复杂,以及病情发展演化速度较快等,能够指向患者的生命安全存续状态施加严重威胁[1-3]。文章以我院部分急诊胸痛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测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2年11月,将我院104例急诊胸痛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21-67岁,平均(46.12±6.51)岁。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20-66岁,平均(46.11±6.50)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未见差异(P>0.05)。

1.2临床护理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住院持续时间,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和SDS评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27.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患者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

52

37(71.15)

14(26.92)

1(1.93)

51(98.07)

参照组

52

31(59.62)

10(19.23)

11(21.15)

41(78.85)

卡方

9.420

P值

<0.05

2.2两组的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的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开始治疗实现时间(min)

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min)

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min)

住院持续时间(d)

研究组

52

21.46±5.12

13.20±4.02

54.32±6.88

8.17±1.84

参照组

52

29.24±5.84

19.66±5.14

67.51±7.06

11.50±2.46

t值

7.224

7.139

9.649

7.81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3:

表3  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比较(±s)

组别

患者例数

SAS评分指标

SDS评分指标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52

62.84±3.30

35.71±1.90

61.72±3.28

33.48±1.87

参照组

52

62.92±3.32

48.05±2.24

61.83±3.29

46.60±2.20

t值

0.123

30.295

0.171

32.767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急诊胸痛患者接受临床救治过程中,选择适当方法为其开展护理处置,能支持获取良好临床结局[4-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开始治疗实现时间、急诊抢救过程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获取的数据测算结果证实,指向急诊胸痛患者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引起关切和推广普及运用。

结语:

    在急诊医学事业领域,围绕急诊胸痛患者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能改良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优化患者的基础临床指标和生存质量,适宜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海珊珊.智能化语言云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胸痛中心就诊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02):195-198.

[2]王海燕,东张森,沙玲,等.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1):187-189.

[3]赵华,臧舒婷,王龙安,等.ACMPE模式护理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胸痛患者预后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04):96-99.

[4]刘凤琴,潘爱群,谢艳兰.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07):116-118.

[5]冯培培,商冬丽.基于危急值报告流程的优化护理对急诊就诊胸痛患者急救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05):94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