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关怀对情感障碍患者34例认知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人文护理关怀对情感障碍患者34例认知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杜啸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和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情感障碍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幸福感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实施人性化关怀护理后,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情感障碍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护理,临床效果恢复明显,患者在幸福状态和认知功能方面明显改善,护理方式具有实践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情感障碍;幸福感、认知功能;恢复效果

情感障碍属于复杂的临床综合病症,该病症患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缺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加快的同时,情感障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1]。人文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情感需要为特征,积极主动提高护理的质量。基于此,本院对人文关怀对情感障碍患者主观幸福度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并作出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情感障碍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对照组,各34例。对照女性18例,男性16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34.61±6.25)岁,病程6-22月,平均(11.25±5.54)个月。观察组女性17例,男性17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2.65±5.87)岁,病程5-20月,平均(15.23±3.4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病情符合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2]。(2)病程大于6个月。(3)无其他精神性疾病或成瘾性精神药物依赖性疾病。(4)无严重基础性疾病。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及心脏病、肾衰竭等躯体疾病患者。(2)药物滥用及其他不良嗜好成瘾史。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开展配合医生辅助治疗工作;护理人员创作良好的病房环境;日常护理对睡眠、饮食和药物依从性开展指导工作。

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为患者营造舒适而温馨的病房环境,为患者布置日常生活娱乐设施。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开展护理操作中,充分尊重患者隐私,保护其人格尊严。与患者交流时,语气应尽量轻柔,不可急躁,从而疏解患者的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促进和治疗、护理效果的提升。对于新入院的患者了解病史、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向其详细介绍本院的住院部、餐厅及娱乐场所,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和不适感。护理过过程中,操作前介绍操作关键步骤及功效,操作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动作轻柔,及时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心理。组织开展娱乐活动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娱娱乐活动计划,满足患者的个性化娱乐活动需求,让患者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兴趣,引导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可以定期组织患者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生日祝福活动、倾听患者心声等活动,每月开展2~3次。在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构建良好的的沟通渠道,帮助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建立起积极乐观的态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

1.3 观察指标

(1) 主观幸福度: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估,包括 33 个条目,理论最高分值 162 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3]

(2)认知功能: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分值范围0~30 分,分值越高,则患者认知功能越好[4]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观幸福度对比

护理前两组GWB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W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主观幸福度对比 (,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54.12±4.11

54.63±3.15

研究组

34

53.85±3.79

65.37±2.24

t

0.282

16.202

P

0.779

0.000

2.2认知功能对比

护理前两组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24.05±0.32

23.64±0.76

研究组

34

23.98±0.76

26.15±0.14

t

0.495

18.939

P

0.622

0.000

3.讨论

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患者主观行为可能干扰护理工作正常进行,护理难度较高

[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GWB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W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组患者接受的人文关怀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出发,从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通过护理工作者与患者的家属共同的努力,通过沟通、形式多样的活动等,提升患者对于社会的沟通能力,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文关怀模式得到更多医护工作者的认可,在医疗研发和心理辅助的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情感障碍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恢复明显,具有推广的实践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晓芬. 团体认知护理沟通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1,19(29):4110-4112.

[2] 刘翠萍,亓卫国,邢海燕. 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在双相情感障碍者中的应用研究[J]. 河北医药,2021,43(19):3038-3040.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1.19.040.

[3] 郑妙玲,郑桂珍,黄妮娜,等. 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护理,2021,19(24):3395-3397.

[4] 张亿桥,丁玲,时君,等.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在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1,28(4):523-524.

[5] 戴雅芬,曹波,习虹旋. RAM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2):1723-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