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浅析如何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武鹤松

邢台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 054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灵活就业人数在持续的上涨,在持续上涨的同时,这些人的劳动权益保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灵活就业的人数都超过了2.55亿,但是参保人数仅仅为420万人,虽然跟前相比有所增涨,但是根据数据显示依然有很多灵活就业人得不到劳动保障。然而,为了缓解就业的压力,支持实体经济,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给予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机会,因此,就需要有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灵活就业。本文基于此,来对灵活就业显现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灵活就业;政策支持;劳动社会保障

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社会保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虽然灵活就业具备自由性和灵活性,深受大家的欢迎,但是其没有稳定的收入,社会保障也非常弱,这也是灵活就业的一种阻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其就业渠道正在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如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户、家庭副业、网络兼职等都是灵活就业的范围,因此,就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有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参保方面,税费方面,以及可以享受的保险类别方面等都需要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促进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于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灵活就业的基本概述

   灵活就业主要是指就业人员不受雇主的约束,可以自己选择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地点。这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就业形式比较多,如自由职业、个体经营、自媒体、家庭副业、网络兼职等。据我国相关数据限制,截止到2022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数的数量已超过2.55亿人,这些人中自由职业者占比最高,高达45%,其次是个体经营占比27%。而就业人口多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东部地区,涉及到的领域包含了服务业、建筑业、批发业以及零售业等。其优点在于自由性和灵活性比较强,缺点则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没有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因此,就需要有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

二、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社会保障现状

社会保险是一种分摊风险的经济保障机制,而保费即参保人员缴纳社保是筹措经费的主要来源。对于灵活就业人来说,其目前劳动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如下:

(一)不愿或者不便缴纳社保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灵活就业人数高达2.55个亿,但是参保人员仅400多万,这就意味着很多人都没有进行参保。究其原因在于其不愿或者不便缴纳社保,如数字经济背景下,一些以网约配送员为主的灵活就业人员应运而生,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工,其没有社保意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自己没有社保需求,还不如多存点钱实惠,这部分人不愿意缴费社保。还有一部分是受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一些人即使在所在地缴纳了社保,但是由于户籍的原因也很难享受到当地的保障性政策,如住房、孩子教育等,这部分人不便缴纳社保。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城乡合作医疗更是和他们,有这些就足够了。

(二)社保转移制度尚不完善  

虽然我国一直在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但是依然存在着社保转移流程复杂、社保基金不能全部转移的现象,寄影响着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利益,又降低了异地养老的灵活就业人员的主动参保、或者持续参保的意愿。

(三)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突出 

首先,在养老方面,有的人由于年龄问题丧失了养老保险缴纳的权利,异地无法缴纳养老保险、还有一部分人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无法承担社保的费用等。其次,在医疗方面,很多省份都没有设置灵活就业人员大病统筹的个人账户,导致跟城市正式参保职工享受不到同等的医疗福利。在失业方面,灵活就业人员不强制参加失业险,并且我国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或者明确定义,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失业风险。工伤保险方面,因为也不是强制缴纳的税费,所以灵活就业人员不会缴纳,而且,一旦发生工伤现象,取证也比较困难。在生育方面也是如此,因为不是强制缴纳,很多都是只缴纳医疗保险,不缴纳生育险,因此就享受不到生育保险的报销。

三、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将《劳动法》保护基准由劳动关系延伸至劳动  

由于目前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定义比较模糊,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关系又比较复杂,因此,可以将劳动关系向劳动进行转换,这样就可以降低社会保险跟劳动关系之间的关联,即将灵活就业人员改为非标准劳动关系,从而让灵活就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合法权益。这样不仅是劳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关心、爱护以及支持,目的是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健康发张,全面保障其生活和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灵活就业人员所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因此,就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过程中需要以自愿和强制并存的理念来对社保的缴纳进行划分,如对于风险较小的灵活就业人员一些保险可以选择自愿缴纳,而对于风险较大的灵活就业人员一些保险就需要强制缴纳,这样即尊重了灵活就业人员的选择,也降低了其一些风险。在缴费比例方面,也应该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进行比例划分,或者对收入比较低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优惠或者补贴的方式来给予支持,以此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解除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社会保障的限制

首先,解除城乡居民社保和户籍的限制。即灵活就业人员不管户籍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到城乡居民社保的所有待遇。包括养老、医疗、生育,以及社保转移等,在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待遇保障水平的同时,保障了灵活就业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其次,解除工伤保险和劳动关系的限制。可以单独为灵活就业人员设置工伤保险,或者职业伤害险,将其当成一种单项的社会保险制度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因为受伤或者职业伤害所带来的损失。此外,解除社保社会统筹部门金额与缴纳的限制。就是让灵活就业人员享受企业正式职工参保人员社保权益转移接续的保障,以“钱随人走”的原则,按照个人账户金额以及相应推算的社会统筹部分金额转移接续到异地的合理办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保障。数字经济背景下,灵活就业逐渐呈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出现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也间接的诞生了更多的产业。然而,灵活就业一直以来最大的困扰就是收入不稳定、职业不稳定,因此,就需要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其健康发展。可以将《劳动法》保护基准由劳动关系延伸至劳动,可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以解除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社会保障的一些限制,以此来促进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一帆,秦可玥,赵卫红.灵活就业人员资质过高感的调查及影响研究[J].河北企业,2023(08):125-128.

[2]王佳欣.零工经济视域下居民充分灵活就业与权益保护[J].商业经济,2023(09):39-41+87.

[3]黄丹,邓祖体.“零工市场”——灵活就业服务的港湾[J].当代广西,2023(15):45.

[4]金仁暄.成都市金牛区:“夜市+直播带岗”促进灵活就业[J].四川劳动保障,2023(07):79.

[5]章江龙.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劳动社会保障新思维[J].法制博览,2020(15):6-10.

[6]曹佳玮.论供给侧改革下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对策[J].今日财富,2020(04):197.

[7]刘峻屹,韩益鹏.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J].经济师,2019(07):3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