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能源管理中的电能消耗监测与节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介质能源管理中的电能消耗监测与节约策略研究

刘玉龙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能源管控中心 陕西 韩城 715400

摘要:介质能源管理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电能消耗是许多行业、机构和家庭的主要能源需求之一。因此,电能消耗监测与节约策略研究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和节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指导实施电能节约措施,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介质能源管理;电能消耗监测;节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电能需求。电能消耗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电能消耗监测与节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现有的电能消耗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和节约策略进行总结和分析,为电能节约提供指导和参考。

1电能消耗监测技术

1.1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是一种具有计量和通信功能的电能测量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电能的消耗情况。相比传统电表,智能电表具有测量精度高、数据采集频率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同时,智能电表还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电能消耗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制定合理的用电策略,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2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电能消耗监测与管理平台,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处理和分析电能消耗数据,帮助机构和企业实现对电能消耗的全面监测和控制。能源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能源报表模块等,可以实时监测电能消耗情况、进行能耗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节能建议和措施。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能源使用情况,识别能源消耗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节能活动。

1.3 其他监测技术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能消耗监测技术,如无线传感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等。无线传感技术通过部署在待监测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获取设备的电能消耗数据,减少了布线的复杂性,使得监测更加便捷。红外线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红外相机对设备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热量分布,从而推断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耗水平。这些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选择适合的方案,实现电能消耗的精确监测和控制。

2电能消耗数据分析方法

2.1数据获取与处理

数据获取是电能消耗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传统上,电能消耗数据主要来自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等设备,但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获取电能消耗数据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处理方面,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消除重复数据等。然后,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归一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建模工作。同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聚合和汇总,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综合的电能消耗情况。

2.2数据建模与分析

数据建模是电能消耗数据分析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数据进行建模,可以揭示电能消耗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到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包括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回归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线性或非线性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电能消耗数据与其他自变量(如室温、工作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回归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因素对电能消耗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节能策略的制定。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将相似性较高的样本进行分组,找出具有相似电能消耗模式的设备或用户群体。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电能消耗的特征和规律,为制定差异化的节能方案提供依据。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针对时间相关数据的建模方法,可以预测未来的电能消耗趋势。通过对历史的电能消耗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发现季节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等规律,以便于调整用电计划和优化能源使用策略。

2.3数据可视化与解释

数据可视化是电能消耗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将数据以图表、曲线、热力图等形式进行展示,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解释数据。数据可视化不仅可以帮助发现电能消耗的规律和异常,还可以与用户共享数据分析结果,提升节能意识和行动。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和展示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3节约策略与方法

3.1能源管理策略

能源管理策略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对能源使用的监测、分析和控制,实现节能效果的最大化。能源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源审计:对机构、企业或家庭的能源消耗进行评估和审查,确定消耗量大和消耗方式未经优化的领域,为制定节能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能源计量与监测:采用智能电表、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能源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节能目标和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措施,如设定合理的用电时间表、设备开关控制等。持续监测与改进:定期对能源管理计划进行评估和追踪,检查节能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3.2设备优化策略

设备优化策略是通过对设备的改进和优化,减少电能的消耗。这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实现:更新老旧设备:老旧设备通常耗能较大,更新为节能型设备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选择具有高效能标志的设备,确保其在工作模式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电能。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使用自动控制和智能技术,如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等,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测和控制,避免无效的能源消耗,并优化设备的运行效率。设计合理的电气布局:合理的电气布局可以减少线路过长、电压损失过大等问题,提高电能传输的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3.3行为改变策略

行为改变策略通过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用电习惯和行为方式,实现节能目标。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宣传教育:通过电能节约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向他们传达节约能源的方法和技巧。奖励机制:设立节能奖励机制,鼓励个人、团体或企业在节能方面取得成绩,提供一定的经济或非经济激励。能源意识训练:通过培养能源意识和节能习惯,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降低能源浪费,如合理使用电器、合理开关灯光等。

结束语

本文对电能消耗监测与节约策略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各种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和节约策略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电能消耗监测方面,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是最常用的工具,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电能消耗情况。其次,在电能消耗数据分析方面,数据获取、处理和建模等方法可以帮助识别电能消耗的主要因素和趋势。最后,在电能节约策略方面,能源管理、设备优化和行为改变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消耗。综合来看,综合应用各种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和节约策略是实现电能节约的关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电能消耗监测与节约策略的发展和应用有所促进,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伟健,赵贤聪,白皓.钢铁工业多介质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综述及展望[J].冶金自动化,2023,47(04):1-16.

[2]欧阳洪才. 钢铁工业多介质能源优化调配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22.

[3]曲贞为,陈迎武,张煜等.能源管理中心在铜冶炼企业的建设与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0(08):20-24.

[4]时光.承钢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18(06):217.

[5]王银有,夏云山.能源介质质量管理在邯钢的应用实践[J].河北企业,2015(0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