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3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

黄欢

浙江省德清县新安镇人民政府 浙江省湖州市 3132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稳定基础,无论是工作机制还是配套制度都越来越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无疑是更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上,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乡镇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服务与帮助越来越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工作的整体水平[1]。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看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进行完善,才能使后续工作得到更进一步地完善。

1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在推动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后,过去工作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具体来说,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作用在于:第一,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也确实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效,而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信息化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务必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从而更好地了解基层群众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需求和建议,保证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后,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将能够更快地进行信息数据处理等,这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第二,能够有效增强服务能力。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各种衍生技术手段也纷纷投入应用,在一些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必要进行信息化体系建设。从部分地区建设后的工作情况来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水平,比如,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就能使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得以从数据处理和表格制作等工作中得以脱身,并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与群众的沟通中去、投入到为群众细致服务中去,从而促使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第三,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收集效率。想要保证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质量,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准确了解本辖区的劳动力情况、下岗失业人员、用人单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一系列数据信息,在过去的工作模式下,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信息查找和总结归纳,这不符合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高效化要求。而在信息化体系建成以后,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工作人员得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平台收集绝大部分信息,并第一时间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后续的工作方案,这对于提升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质量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2]

2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要点

2.1构建公共信息平台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始认识到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一些地区已经身先士卒开始了尝试与探索,却是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尽快结合辖区工作需求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可谓是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在原有工作平台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引进信息化技术和新的信息化软件等,从而确保公共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为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提供一定支持。比如,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强化就业、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直接与广大群众接触、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必须要做好扶贫驿站建设工作、开发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就业岗位、发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一系列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地区就业率低、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就可以充分发挥公共信息平台的积极作用,将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的标准、就业岗位的相关信息等上传到公共信息平台上,以便于人民群众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除此之外,还需要丰富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增设贫困劳动者服务专区,使之能够在信息平台上查找劳务对接信息、登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信息、申领生活费补助等,从而切实保证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逐一登记和比对等方式,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在公共信息平台建成以后,其中融入的大数据技术将会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数据进行高效处理,确保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整体效率

[3]

2.2完善制度标准

乡镇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困难性,只有保证制度体系的健全,才能规避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和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行之有效的服务与帮助。因此在今后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部门领导干部需要发挥应有作用,对本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工作管理标准,让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并发挥出行走作用。第一,要以国家相关工作规范为基础,建设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制度,打破传统制度体系带来的限制和禁锢,结合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需求确立新的制度体系。第二,要尽快建立健全信息化体系的相关管理机制,在完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进行应用管理和后期管理,对工作人员如何应用信息化系统、如何保证信息检索效率、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性等进行详细规定,确保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三,还需要建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要求技术人员定期对系统功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等,使之能够始终发挥应有作用[4]

2.3建设完善的数据中心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复杂性不言而喻,而建设完善的数据中心,无疑是保证信息化体系合理性的必然选择,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需求、数据保存需求等,对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进行完善,在保证信息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数据信息处理和应用速度。目前有一部分地区已经建成了数据中心,并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着重考虑,提出了根据工作人员的职能分配权限、在登入系统时进行身份识别的建设思路,这有效地降低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对提升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质量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另外,在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中,还需要安排技术人员进行信息运行环境的风险分析工作,提前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并采取措施预防和规避风险,从而使数据中心得以稳定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和重要信息公示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线下平台同时将重要信息传达给群众,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公示内容进行举报、允许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提升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质量做出努力。

2.4优化信息化人才体系

信息化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大、应用难度低等一系列优势,但是在将其应用到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去以后,其应用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一系列信息数据问题,给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不利影响[5]。而工作人员是否拥有充足的工作能力和扎实的信息化素养,实际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应用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并积极组建信息化专业团队,为提升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质量做出努力。首先,可以对目前在岗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其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聘请专业教师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去,使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掌握信息化软件和计算机设备的操作方法,避免因工作人员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信息化体系应用问题。其次,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还可以打开人才来源,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特殊技术人才,比如在信息技术、网络维护等方面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就可以在通过招聘考核以后加入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保障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效果。最后,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工作,对经过培训以后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定其是否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对无法通过考核的工作人员,应组织其参与二次培训,坚决避免因工作人员能力问题导致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问题[6]

2.5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除了上文已经提到过的一系列要点之外,想要从根本上提升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质量,还需要考虑到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安全风险。换而言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要根据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措施,在对目前常见的信息化系统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各样先进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或窜改[7]。比如,防火墙技术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安全防护技术之一,它能够有效规避外来病毒和恶意程序的影响,确保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稳定性,除此之外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也是常用的安全防护技术,其中身份认证技术能够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并根据用户权限等级为其开放不同信息和权限,在用户无法通过认证的情况下,其将无法进入系统进行信息调用等操作,这对于提升系统安全性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前行,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开始在各行各业发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其应用价值更是毋庸置疑。在今后的发展中,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完善制度标准、建设完善的数据中心、优化信息化人才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韦春毅.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 辽宁经济,2022(1):65-69.

[2] 郝瑞明.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 销售与管理,2022(33):80-82.

[3] 曹作宏. 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应对[J]. 现代经济信息,2021(24):11-12.

[4] 崔兵艳. 新形势下乡镇社会保障工作研究[J]. 时代报告,2023(19):135-137.

[5] 周延爱. 乡镇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国市场,2022(10):46-48.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0.046.

[6] 于雅娜. 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21(14):183,193.

[7] 范豪.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讯,2021(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