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现代农艺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研究

张磊

衡水市农经管理总站 单位省市:衡水市单位邮编:053000

摘要:现代农艺从广义上而言,是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农机具和管理手段等促进农业丰产增收的一切先进措施。通过持续创新农业种植理念,不断推广先进的农艺技术,有助于粮食丰产增收,同时能够减少成本支出。基层农业部门应当着重引导先进农业种植理念,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力度,引导本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应用现代农艺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现代农艺技术;农业;生产效率

1现代农艺技术的理论基础

①品种改良技术。在近年来的育种工作中,人类对于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推陈出新的研究是不断推进的。长期以来,在品种改造中人们主要是借助天然杂交、人工授粉等方法进行。而基因工程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单向传递方式,使人们能够创造全新基因组而非简单的组合。通过使用这些技术,人们可以培育出抗病性、增产性、品质改良等方面更为优质的新品种,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②农业系统技术。现代农业系统技术是指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系统论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生物乃至人类行为,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推进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和网络化,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可持续。③肥料与施肥技术。施肥技术是现代农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肥料供应和肥料施用质量对于保证高产高效以及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至关重要。保证植物营养,如植物所需的N、P、K等元素,提供合适的肥料,同时适当地调整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可以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现代农艺技术为肥料的生产、存储、运输和施用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支持,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作物的需求,实现施肥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2农业生产中现代农艺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栽种相对密度的控制

传统栽种中,作物栽种相对密度的明确全凭农户的栽种工作经验,易发生相对密度过大或相对密度过小的难题,无效的栽种相对密度会比较严重影响作物生产量。而现代农艺技术性能对栽种相对密度开展有效调节,比如,在起垄栽种马铃薯时引进起垄播种机,该设备可以调整起垄相对高度、垄宽、株距、深层等,栽种工作人员提早把握马铃薯播种要求并调节好设备后就可开展栽种。

2.2作物生长发育自然环境的调整

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力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光照和水。通过开发和改善环境因素,为定期种植作物铺平道路。规范温室技术、动态监测、有效温度控制、湿度、光照和其他农业技术的使用。谷物可以避免各种问题,如昼夜气温升高、光照时间短、农业条件变化以及为种植作物,特别是季节性作物提供有利的环境因素。适度增加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植物的利润,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尽量减少缺氧呼吸。原因是身心健康作物生长迅速,作物生产实现最大利润,在操作和控制下种植作物,并有效地控制了持水量。

2.3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在国家愈发注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前沿的种植技术与设施被普遍应用于农业种植中,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便于及时把前沿的农业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民,促使前沿的技术能够切实地被应用于农业种植中,确保农民可以种植出更高品质的产品。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更多农民加入技术推广中,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农产品种植的监督工作中,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2.4有效施肥

传统农业生产中,化肥类型及施肥量基本上是工作工作人员凭借工作经验来挑选,无法获得理想化的施肥效果。而在引进现代农艺技术性后,可实现科学有效施肥,为农作物给予充裕的营养成分。比如,玉米植株又高又大、根茎比较发达,生长发育中营养物质要求量比较大、吸肥能力较强,可融合各环节的生长发育状况,适度增施有机肥,达到玉米的营养物质要求。与此同时,要了解玉米不一样生长发育环节的化肥要求,测量土壤层肥效,确立化肥种类、增加量,调节化肥种类,达到不一样生长发育环节玉米的营养物质要求。

2.5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

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节水已成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整农田地势地形、选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作物品种、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水肥共施等,减少人工灌溉中消耗的水资源,控制土壤蒸发量,促使作物形成更强的抗旱能力,使水分、营养物质与作物根系近距离接触,在优化水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提升生产效率。

2.6病害科学预防技术性

病害侵蚀农作物后会造成生产量品质大打折扣优惠,故而要做好病害的科学防控工作中,减少病害对农业的影响。传统农作物栽种中,通常挑选喷洒农药预防病害,若是过量应用农药,会造成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遭受影响。可以通过有机化学或物理学等现代技术性开展预防,减少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3现代农艺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策略

3.1先进机械的应用

各地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理应明确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设备间的关系,在推广管理农机农艺时需要将二者有效结合。在本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中纳入农艺农机融合的项目,聚焦本地主要的农作物,探索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全面实现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与农产业加工发展。同时,各地农业管理部门需要积极联系农业设备管理与农业技术部门,在多部门间共享信息和资源、整合技术人才的前提下,设立研究融合农艺农机的专业研究团队,提高部门协作水平,保障农产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对本地现阶段农业生产情况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设立专业人才队伍负责研究与本地地理情况相契合的栽培模式、作物新品种等,突出农业机械设备与农业生产技术的适应性。

3.2开展对农机农艺知识和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

区、乡以下的其他各级以上政府的农机化、种植业、科教行政及市场管理及相关服务部门单位也应给予及时和全力予以支持或配合,结合农村教学培训重点,关键农时,组织人员免费进行农业各类技术专项或技术知识培训辅导等学习活动,将农村田间教育课堂重心全部放在示范指导的田间,开展优质标准化示范田间培训教学。向指导全体农民机手技术员免费集中传授国内外最优适用,最先进的各类先进理论成果和新农艺技术。应做到真正系统地将一些新技术、经验、知识全面传授与推广给广大农民,让全国农业真正增产,农民自己也可获得持续增收。

3.3制定有利技术落实的政策

在确定了地方农业发展的方向后,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如实施绿色种植技术的补助政策,从而提高农民对绿色种植新技术的信心和积极性。另外,要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从而达到预定的发展目的。

结语:

在现代的农业发展生产中,要想实现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率,可以将现代农艺技术在产业中实现应用。保证农户在具体的播种、施肥、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实践工作中,能够按照科学的农艺技术来进行,并帮助农户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进行辅助,减轻农户在生产中的劳动强度,使每一个农户都能够对农艺技术进行了解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鹏.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方法探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0(05):188-189.

[2]杜春波.运用现代农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J].乡村科技,2016(20):35.

[3]何玉萍.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