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毕玉杰,宋芹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   250109

摘要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济南市人民医院已经确诊的4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各自的表达水平进行鉴别分析,探究了血清总胆红素、尿酸、C反应蛋白这三个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总胆红素  尿酸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在我国,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率是恶性肿瘤的2.5倍,其致残率也比恶性肿瘤高得多。所以,冠心病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防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进行血清总胆红素、尿酸、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得到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和指标,为冠心病更准确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济南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的40名确诊冠心病的冠心病病人设立为实验组,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而控制组的性别比为18:22。目的: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总胆红素、尿酸、C反应蛋白这三种指标的检测。最后,分析这三种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1.2  纳入标准

(1)年龄≥18周岁。

(2)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并能主动配合。

(3)身体无其他疾病。

(4)实验组以及家属、对照体检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1.1.3  排除标准

(1)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严重的肢体语言困难的病人。

(2)本试验均须排除原发及继发的痛风、肿瘤、肝脏、肾脏、风湿性及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及近期内服用对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C反应蛋白有影响的特殊药物的人群。

(3)不愿配合的患者。

(4)心肺肾功能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1)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者和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实验。

(2)研究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排查,降低误差,确保样本的平等性;对实验组进行严格筛选排查,避免其他疾病影响检测指标。

(3)清晨空腹静脉抽血及时收集标本后进行分离血清,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化学氧化法、尿酸酶比色法、乳胶增强免疫法检测出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含量,进行统计,综合对比健康人群体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C反应蛋白的含量。

1.2.2  观察指标

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指标为3.4~20.5(μmol/L),尿酸正常指标为150~416(μmol/L),女性89~357(μmol/L),C反应蛋白正常指标为0.068~8.2(mg/L)。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这三项指标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有何差异。

1.2.3  统计学分析法

本研究使用了SPSS20.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表达水平计数资料以(x±s)来表示,行t检验。灵敏度与特异性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血清总胆红素、尿酸、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实验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灵敏度和特异性

通过对血清总胆红素、尿酸、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最终测得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得出联合检测敏感性较单一检测高。单一检测特异性较联合检测高,其中C反应蛋白的特异性最高,联合检测特异性最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

3.1.1  血清总胆红素表达水平

根据研究所得实验组中血清总胆红素为(10.56±1.22)μmol/L,对照组中的血清总胆红素为(15.06±3.45)μmol/L。表明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有一定关系。患者自身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会不同程度的减弱自身血浆中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且血清总胆红素的总体水平越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越高[2]

3.1.2  尿酸的表达水平

根据研究所得实验组中尿酸为(389.11±20.09)μmol/L,对照组中尿酸为(256.07±28.89)μmol/L,表明冠心病与尿酸有一定联系。本项目研究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尿酸降低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也会降低。冠心病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血尿酸,一旦尿酸升高,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尿酸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1.3  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

根据研究所得实验组中C反应蛋白为(9.63±1.64)mg/L,对照组中C反应蛋白为(1.54±1.08)mg/L。表明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的联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和动脉硬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C反应蛋白是第一个在临床实验室中被描述和采用的急性时相蛋白,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系统性标记物

[3]。但经典的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在预测梗死后不良并发症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4]。在冠心病表达水平非常明显。

3.2  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

3.2.1  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灵敏度分析

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灵敏度高,是由于在冠心病患者的血液中胆红素与其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低含量的胆红素很有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从而激发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胆红素含量与正常人群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其进行实时的检测,使得冠心病在发病前就被发现。C反应蛋白是一类在物种演化中保存下来的基因。在炎症细胞活素的刺激下,其他细胞也会产生C反应蛋白,所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较单一检测高。

3.2.2  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特异性分析

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特异性较联合检测高,是因为由于胆红素有抗氧化的功能,所以能有效的控制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的出现。胆红素缺乏或者是代谢异常都有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所以,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中,胆红素可以使硬化过程延迟。尿酸的升高会使冠心病的发生率上升。这一结果也表明,尿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联系。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心肌梗塞、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种风险因子的检测,并被证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受各种其他疾病的影响,联合检测的特异性较低,这三项指标在表格中都有高特异性,但据研究所得这三种因子的单一检测特异性较联合检测高。

4  结  论

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和C反应蛋白这三项,可以表明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是有依据的,是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辅助指标。通过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可表明血清总胆红素、尿酸、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敏感性高,单一检测特异性高。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22,第17卷(6):100-102.

[2]曾楠楠.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66-68.

[3]Plebani Mario. Why C-reactive protein is one of the most requested test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J].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23.

[4]Liu Shijie,Jiang Hongcheng,Dhuromsingh Menaka,Dai Lei,Jiang Yue,Zeng Hesong. 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s predictor of adverse prognos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m 18,715 inpiduals [J].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2,9.

发表论文来源:山东协和学院2023届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
姓名:毕玉杰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 出生年月:2000.11.1学历:全日制本科 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技术

指导教师:宋芹 职称:副教授 学位: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