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超超临界机组30%出力深调试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660MW超超临界机组30%出力深调试验总结

常小干

(苏晋保德煤电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604)

摘  要: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建设如火如荼,火电机组逐渐沦为调峰电源。为进一步促进电网公司对新能源的消纳,降低火电企业的损失,机组深度调峰势在必行。

关键词:深度调峰;给水流量低低;汽泵再循环;入口氮氧化物;空预器连续吹灰;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能源结构改革深化,电力现货市场普及,火电企业为扩大生存空间,被迫深度调峰。

  1. 设备概括:

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锅炉为上汽锅炉厂生产的SG2102/29.3-M6013型超超临界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配备6台中速磨煤机,5用一备,给水采用单台汽动给水泵,额定给水流量为2102t/h;汽轮机为上汽引进西门子技术生产的ZKN660-28/600/620直接空冷汽轮机,额定主汽压力为28Mpa,额定主汽温度为600℃,额定再热汽压力为5.3Mpa,额定再热汽温度为620;发电机为上汽电机厂生产的QFSN-660-2型水-氢-氢冷却式发电机。

  1. 试验前机组工况:

负荷300MW、主蒸汽压力16.6MPa、主蒸汽温度592℃、再热蒸汽压力2.2MPa、再热蒸汽温度594℃、总煤量168t/h、给水流量825t/h、总风量1326t/h、背压9.9KPa、B、C、D磨煤机运行。

  1. 试验条件及要求:

(1)退出“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低低”锅炉MFT主保护。

(2)负荷变化速率13MW/MIN。

(3)负荷300MW降至260MW稳定后降至220MW稳定后再降至198MW

  1. 试验具体过程及数据:

(1)全面检查机组机、炉、电运行稳定具备试验条件。

(2)通知BOT,提前做好环保调整控制。

(3)接值长令,退机组AGC。

(4)变负荷速率13MW/MIN,负荷从300MW降至260MW;检查机组运行稳定后主要参数:主蒸汽压力15.0MPa,主蒸汽温度575℃,再热蒸汽压力1.95MPa,再热蒸汽温度589℃,总煤量153t/h,总风量1173t/h,给水流量753t/h,背压12.8KPa,氧量4.6%,机前压力与设定值偏差0MPa,压力偏置-0.45MPa,综合阀位60%,左/右侧高调门开度22.2/22.2%,辅汽联箱压力0.57MPa,汽泵小机进汽压力0.51MPa,汽泵小机进汽调门开度37.3%,汽泵转速3411Rpm,汽泵切换阀开度0%(切换阀后设定压力0.43MPa),汽泵小机再循环调门开度20%,催化剂入口A/B侧烟温342/333℃,A/B侧入口氮氧化物372mg/Nm³/415mg/Nm³。

(5)辅汽联络管公用系统用户倒至临机接带,尿素水解用汽倒至临机接带,机组辅汽联络门开度8%。

(6)投空预器连续吹灰。

(7)负荷260MW稳定运行12分钟,全面检查机组机、炉、电运行稳定具备试验条件。

(8)变负荷速率13MW/MIN,负荷从260MW降至220MW;检查机组运行稳定后主要参数:主蒸汽压力14.1MPa,主蒸汽温度566℃,再热蒸汽压力1.70MPa,再热蒸汽温度578℃,总煤量127t/h,总风量1033t/h,给水流量640t/h,背压14.4KPa,氧量5.5%,机前压力与设定值偏差0.6MPa,压力偏置-0.3MPa,综合阀位56%,左/右侧高调门开度20.4/20.4%,辅汽联箱压力0.49MPa,汽泵小机进汽压力0.44MPa,汽泵小机进汽调门开度41.4%,汽泵转速3289rpm,汽泵切换阀开度4.9%(切换阀后设定压力0.43MPa),汽泵小机再循环调门开度44%,催化剂入口A/B侧烟温348/335℃,A/B侧入口氮氧化物494mg/Nm³/545mg/Nm³。

(9)负荷220MW稳定运行8分钟,全面检查机组机、炉、电运行稳定具备试验条件。

(10)变负荷速率13MW/MIN,负荷从220MW降至198MW;检查机组运行稳定后主要参数:主蒸汽压力12.5MPa,主蒸汽温度551℃,再热蒸汽压力1.52MPa,再热蒸汽温度563℃,总煤量117t/h,总风量856t/h,给水流量584t/h,,背压14.9KPa,氧量5.5%,机前压力与设定值偏差0.2MPa,压力偏置-0.3MPa,综合阀位55.9%,左/右侧高调门开度20.3/20.3%,辅汽联箱压力0.44MPa,汽泵小机进汽压力0.39MPa,汽泵小机进汽调门开度42%,汽泵转速3106rpm,汽泵切换阀开度15.3%(切换阀后设定压力0.43MPa),汽泵小机再循环调门开度56%,催化剂入口A/B侧烟温335/341℃,A/B侧入口氮氧化物350mg/Nm³/380mg/Nm³。

  1. 试验过程重点监视与注意事项:

(1)降负荷前提前将压力偏置设定为负偏置,适当提高背压,方便机组降负荷。

(2)负荷降至260MW,将辅汽联络管公用系统用户及脱销尿素水解供汽倒至临机接带,机组辅汽联络门适当开启8%,及时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

(3)及时关闭过、再热器减温水调整汽温保证脱销入口有足够的温度。

(4)提前与BOT联系,方便氮氧化物控制。

(5)及时调整一次风与二次风,以便控制氧量和氮氧化物,但同时注意煤量超调影响总风量,合理控制总风量在安全范围内。

(6)降负荷过程中,注意监视综合阀位指令,综合阀位56%时高调门开度20%,综合阀位48%时中调门开始关小。

(7)负荷刚降至目标值,机前压力会继续降低,导致汽泵转速会继续降低,监视汽泵转速在3100rpm左右,有足够调整余量。

(8)开启汽泵再循环时,注意监视辅汽压力,汽泵小机进汽调门开度与压力,必要时切换阀参与调整,调整时注意给水流量调整平稳。

(9)适当提高背压,增加给煤量,一方面提高汽温,另一方面降低氧量,方便控制环保指标。

(10)低负荷时,炉膛火焰充满度差,炉膛内温度较低,煤粉浓度差,煤粉着火相对困难,造成火焰稳定性较差,操作调整要缓慢分多次进行。

(11)低负荷时,给水流量低容易造成受热面水力不均,火焰充满度差容易造成受热面热力不均,从而在受热面管排间形成热偏差,造成受热面局部超温、氧化。

(12)从高负荷降至低负荷,一方面炉膛及受热面温度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风压降低着火提前刚性减弱弱穿透混合力变差,更容易造成受热面结焦、塌灰,所以低负荷前利用高负荷阶段对锅炉进行全面吹灰。

(13)汽轮机采用全周进汽,调门节流来调整,负荷较低时,通过降低主蒸汽压力和关小高调门开度来调整降低负荷,由于高调门关至20%节流很大,所以高、中压缸通流部分压降很大,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所以要重点关注对DEH画面汽轮机本体各部调整裕度、缸温、缸胀、各轴承温度与振动等重点参数的监视。

(14)低负荷阶段,再热汽温大幅下降,为了降低氧量利于环保指标控制背压相对控制较高,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湿度大幅增加,尤其末级叶片根部会产生很大的负反动度,在末级叶片末端产生回流,回流夹带水滴撞击在叶片的出汽边上,造成水蚀,影响叶片使用寿命。

(15)低负荷阶段,容积流量减少,汽流在静叶内挤向根部,在动叶片偏向外缘,动叶片根部产生脱流,进而在喷嘴与动叶外缘间隙产生涡流、鼓风、叶片颤振,增加叶片断裂风险。

(16)低负荷阶段,各段抽汽压力降低,尤其四段抽汽用户较多,会造成四抽汽源不足,及时投入辅汽、冷再等备用汽源。

(17)低负荷阶段,发电机各部冷却收缩,发电机端部因磁场、相位角等因素漏磁增大发热较多温度相对较高,定、转子铁芯、绕组、线棒、槽楔、绝缘材料等因膨胀系数及受热不同,造成局部松动、老化,发电机振动可能增大,定、转子可能造成接地。

(18)低负荷阶段,电网无功过剩,发电机进相运行,静态稳定性降低,发电机端部漏磁增加,绝缘容易老化,机端电压较低,厂用电压较低,危及重要辅机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军,李志伟,张鹏,常小干66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提温改造满足深调运行分析  机电信息,2022年第16期总第688期: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