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联合竹圈姜灸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刮痧联合竹圈姜灸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邓传连 ,李婷 ,李秋梅 ,袁国华

分宜县中医院    336600

【摘要】目的:分析刮痧联合竹圈姜灸在颈椎病治疗中发挥的临床优势。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覆盖范围内前往江西省分宜县中医院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n=86),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与就诊次序,将患者依次划入对照组(n=43,予以患者针灸治疗)与研究组(n=4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竹圈姜灸联合刮痧治疗方案)。观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更低,经与对照组患者相较可见组间统计差距突出(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予以其刮痧联合竹圈姜灸可有效协助患者获得理想治疗预期。

【关键词】颈椎病;姜炙;刮痧;竹圈姜灸

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颈椎病属痹症,是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的,以肩颈部不适或上肢酸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近年来该疾病表现为年轻化趋势其具备的病程长等特点使其根治难度较大[1-2]。中医临床中长以牵引康复、为患者施灸都等作为主要治疗路径。但长期针灸则会使得患者治疗配合度下降,不利于患者预后。现本文以竹圈姜炙联合刮痧在其中发挥的优势进行了侵袭,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覆盖范围内前往江西省分宜县中医院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n=86),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与就诊次序,将患者依次划入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两组组年龄(依次为43.57±5.95岁与43.24±5.62岁)、性别构成比为等数据组间统计意义不突出,准许开展后续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取穴后(大椎穴、大杼穴、肩井穴、风池穴、风府穴、肩髃外关穴、合谷穴位)在患者放松状态下协助患者采取正面俯卧姿态,为患者实施常规消毒后借助平补平泻法行针直至患者得气,随后于30分钟后取针,结束治疗后对患者施针部位实施按压止血。

研究组(予以患者竹圈姜炙联合刮痧治疗方案)。①刮痧:令患者采取坐立姿态随后将生姜艾草按摩油均匀涂抹随后为患者进行不少于5分钟的颈部局部按摩,加快患者血液循环的基础上选取36.5cm长的擀筋棒对相应穴位进行刮治(首刮:大椎、大杼穴、膏肓穴、神堂穴;再刮肩颈依次为:风府穴至大椎,左侧风池至肩峰,左侧风池与风府之间不留缝隙,同法刮右侧)。每次刮痧不得少于15分钟直至患者局部出痧,应避免强行出痧,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受损。②竹圈姜灸:协助患者患采取俯卧姿态。将经过预处理的生姜吸净后将汁水榨干后取姜末并制成厚度不少于3cm且直径不少于7cm的姜饼,将其平铺于7-8公分左右的竹圈底部,用3层纱布封底并用橡胶筋绷紧固定,随后覆盖艾绒整平后,点燃。为患者铺垫治疗巾后在肩井、大椎穴进行姜灸。姜灸的温度及其与皮肤的距离应为患者感到明显温度但未灼伤皮肤最佳。每个部位施灸不得少于20min,令患者每日行1次竹圈姜灸。

1.3判定指标

观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2.1观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更低,经与对照组患者相较可见组间统计差距突出(P<0.05),见表1。

表1比对患者中医症候积分[±s]

组别

积分

研究组(n=43)

5.33±2.35

对照组(n=43)

8.97±1.26

t

8.951

p

<0.001

3讨论

从祖国传统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经络穴位进行有效刮涂可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的目的,进而发挥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同时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文对在擀筋棒痧的基础上施以竹圈姜灸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浅析。擀筋棒刮痧是指借助擀筋棒对所取的穴位进行刮痧与传统的刮痧板相比效果更加突出,进一步为患者后续竹圈姜灸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出痧速度快因此耗时更短,节约了患者与操作者的时间。竹圈姜灸则是借助艾绒燃烧的热力的为人体提供温热刺激并作用于个腧穴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3]。刮痧(擀筋棒痧)联合竹圈姜灸则是指在为患者施以擀筋棒刮治对应腧穴后,利用竹圈姜灸起到刺激对应穴位的目的,使得患者经络得到疏通的同时协同发挥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同时由于患者治疗时间更短因此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对应护理配合度,缓和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4]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擀筋棒刮痧联合竹圈姜灸治疗路径在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发挥的临床效用进行了浅析,结果指出其在颈椎病治疗中优势突出,协助患者改善相应症状的同时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同时延缓病情发展,因此可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伟. 温针灸联合桂枝葛根汤对颈椎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3):431-433.

[2] 危威,何炎森,廖习涵,等.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网状Meta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5):35-41.

[3] 尤阳,孔胜建. 温针灸联合颈肩同步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颈腰痛杂志,2022,43(3):461-462.

[4] 赵淡发.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艾炙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92-93.

项目课题编号:SZYYB2022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