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配合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配合和护理

吴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30034

摘要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是一种治疗多囊肾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主要探讨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配合与护理措施。首先介绍多囊肾的概念、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随后详细阐述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作用原理及适应症。然后重点讨论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操作规范、并发症防范与处理、术后护理等。最后,通过总结和展望,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配合、护理

一、引言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肾脏内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腰痛、高血压、血尿,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尿毒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聚桂醇硬化剂是一种新型血管硬化剂,将其注射到囊肿内,促使囊肿壁硬化,从而减小囊肿体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1]然而,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配合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并发症的最小化。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配合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多囊肾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

二、多囊肾的概述

2.1多囊肾的定义与分类

多囊肾是指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可分为遗传性多囊肾和后天性多囊肾。遗传性多囊肾又可细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类。

2.2多囊肾的发病机制

多囊肾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导致肾脏小管和集合管的发育异常,进而形成囊肿。囊肿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和肾单位,导致肾功能受损。

2.3多囊肾的临床表现

多囊肾早期多无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和肾功能损害加重,患者可出现腰痛、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作用原理及适应症

3.1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原理

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是将聚桂醇硬化剂直接注入囊肿内,并通过超声引导确保药物的准确性。聚桂醇硬化剂可使囊肿内壁发生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纤维组织增生和囊肿壁硬化,从而达到减小囊肿体积的目的。

3.2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适应症

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适用于囊肿较大或症状明显的多囊肾患者,特别是伴有囊肿感染、出血或持续性腹痛等症状的患者。

四、护理措施

4.1术前准备

在进行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前,充分的术前准备对于确保治疗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囊肿的大小、数量、位置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这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提前做好手术计划。同时,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特别是对聚桂醇硬化剂成分过敏的患者需特别关注,以避免可能的过敏反应。此外,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确保患者没有存在禁忌症,如凝血功能异常或急性感染等。

4.2操作规范

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因此手术操作者需具备丰富的超声设备操作经验和囊肿定位能力。手术操作中,患者取左(右)侧卧位,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于穿刺处,选择最佳路径手术体位,使患者舒适。使用16G同轴活检套管针穿刺后连接延长管和50ML注射器先抽取囊液,并观察囊液颜色和性质,使囊腔消失,然后分次注射聚桂醇硬化剂在体内保留5分钟后反复抽出,最后在注入剩余聚桂醇硬化剂保存体内。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对于不同位置和大小的囊肿,要采用适当的注射角度和深度,确保药物能够充分接触囊肿内壁,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4.3并发症防范与处理

尽管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在手术前,医务人员要充分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处理措施。特别要强调囊肿感染、药物过敏等情况的警惕性。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必要时寻求其他医学专科的支持和协助。[2]

4.4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的观察和及时的护理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关注尿色。特别注意囊肿的大小、形态和数目等指标。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腹痛、发热等,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并做好相应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应与家属联动,向家属说明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并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对患者想法进行了解并通过鼓励安慰方式给予情感支持促使患者情绪稳定,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

五、总结

通过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的配合与护理措施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多囊肾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减小囊肿体积、缓解症状,显著改善多囊肾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该治疗方法目前的研究还相对有限,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治疗适应症。在操作过程中,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对治疗结果和患者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实践。在护理方面,术前的全面评估和术后的密切观察是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于治疗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多囊肾超声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为多囊肾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不断完善该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福祉

参考文献:

[1]冉欣宜,韩江涛,刘纪蓉,等.超声引导下置管联合聚桂醇追加泡沫硬化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临床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6) : 214-216.

[2]彭娟,占金琴,杨敏,等. 超声引导下硬化剂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初步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 ( 29) : 5724-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