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宣彬炳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对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随着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建设超长引水隧洞成为解决水资源供应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隧洞贯通的过程中,误差控制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的影响因素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的误差控制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地质勘察与预测、隧洞掘进技术、导向控制技术、测量监测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等五个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超长引水隧洞贯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水资源的输送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地质勘察与预测、隧洞掘进技术、导向控制技术、测量监测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引言:

超长引水隧洞作为水资源输送的关键工程,其贯通误差的控制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隧洞贯通误差包括水平位置误差、高程误差和轴线方向误差等,这些误差的积累可能导致引水管道的偏移、渗漏等问题,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输送效率和安全性。因此,研究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勘察与预测

1.1地质勘察技术

地质勘察技术在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选择适当的勘察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隧洞贯通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提前了解地质特征、地层结构和地下水情况等重要信息。例如,采用地质雷达、电法勘测、重力勘测等先进技术,可以获取地下地质构造和岩石特性的数据。这些数据为后续隧洞掘进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有助于减小贯通误差的发生。

1.2地质预测技术

在进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地质预测技术能够帮助预测隧洞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为控制贯通误差提供科学依据。岩层预测是一项重要的地质预测技术,通过分析岩层的性质、岩性变化和构造变形等,预测隧洞掘进中可能遇到的岩层稳定性问题。断层预测则关注断层的位置、走向和活动性,以避免隧洞与断层发生冲突和错位。此外,地应力预测能够预测地层的应力分布情况,为合理选择隧洞掘进方法和支护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合理应用地质勘察技术和地质预测技术,我们能够在隧洞贯通前充分了解地质条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后续工程的掘进和贯通误差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指导。

二、隧洞掘进技术

2.1隧洞掘进方法

针对超长引水隧洞的掘进,合理选择掘进方法对于控制贯通误差至关重要。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下,可采用多种掘进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钻机法等。钻爆法通过钻孔和爆破来进行岩石破碎和掘进,适用于较硬岩层。盾构法则通过推进盾构机进行隧洞掘进,适用于较稳定的地质条件。钻机法利用钻机钻进岩层并同时进行支护,适用于较松散地层。选择适宜的掘进方法,可根据地质情况、隧洞长度和工期要求等综合考虑,以最大程度降低贯通误差的风险。

2.2隧洞支护技术

隧洞支护技术是控制贯通误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采用合适的支护措施,可增强隧洞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减小贯通误差的产生。常用的支护措施包括钢拱架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锚杆锚网支护等。钢拱架支护能够提供良好的刚度和强度,增加隧洞的稳定性。喷射混凝土衬砌可以增加隧洞的光滑度和整体刚度,减小贯通误差的可能性。锚杆锚网支护则能够增加隧洞周围的支撑力,提高隧洞的稳定性。通过合理选择隧洞掘进方法和采用有效的支护技术,能够减小隧洞贯通误差的风险,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导向控制技术

3.1导向装置设计

导向装置的设计对于控制贯通误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导向装置,可以调整隧洞掘进的方向和位置,减小误差的产生。在设计导向装置时,需要综合考虑隧洞的地质条件、掘进方法和预测的地质问题等因素。合理的导向装置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隧洞的掘进方向,确保隧洞贯通的准确性。

3.2导向控制方法

导向控制方法是通过监测和调整导向装置的工作状态,实时控制隧洞掘进的方向和位置,以达到控制贯通误差的目的。常用的导向控制方法包括激光导向和摄像头导向等。激光导向技术利用激光测距仪和激光对准器进行测量和校准,以精确控制隧洞的掘进方向。摄像头导向技术则通过安装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测和图像处理,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导向装置的位置和方向,实现对隧洞掘进的精确定位和控制。

通过合理设计导向装置和应用导向控制方法,可以在隧洞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和调整,减小贯通误差的产生,确保隧洞贯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测量监测技术

4.1贯通误差监测

在隧洞贯通的过程中,实时监测贯通误差的情况对于及时调整控制措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使用全站仪、导向测量仪等测量技术,可以准确测量贯通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监测数据可以提供实时的贯通误差信息,为调整控制措施和改善工程进展提供依据。

4.2地应力监测

地应力监测是指对隧洞周围地层应力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地应力监测技术,可以了解隧洞掘进对地层应力状态的影响,并及时发现异常变化。通过合理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可以预测地应力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为控制贯通误差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应用测量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获取隧洞贯通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误差,确保贯通误差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五、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5.1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中,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如传感器网络、监测设备等,可以实时获取隧洞掘进和地质变化的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5.2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帮助理解数据的意义和趋势。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模拟,可以对隧洞贯通误差进行预测和优化。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的结果可以为贯通误差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提高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应用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揭示其中的信息和规律,为贯通误差的控制提供科学支持。

结束语:

本文对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的技术方案。通过地质勘察与预测、隧洞掘进技术、导向控制技术、测量监测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控制贯通误差,提高隧洞贯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超长引水隧洞工程的实施和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确保了水资源的输送

结束语:

本文对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的误差控制技术方案。通过地质勘察与预测、隧洞掘进技术、导向控制技术、测量监测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等五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超长引水隧洞贯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超长引水隧洞工程的实施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水资源的输送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相关技术,提高贯通误差的控制水平,推动超长引水隧洞工程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武.超长引水隧洞测量控制技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2,28(02):148-152.

[2]席文欢.超长引水隧洞贯通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6):282-283.

[3]刘忠强.特长引水隧洞GPS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9):65-67+111.

[4]朱晓江.引水隧洞贯通测量中地下导线测量技术方案设计[J].地矿测绘,2017,33(04):22-24.DOI:10.16864/j.cnki.dkch.2017.0058.